時 哲 : 給小市民「行」的方便


      元旦伊始,政府的交通費補貼回復舊額,每月開支上限及每月申領上限皆為400元。

      特區政府是港鐵大股東,2019年1月1日起以港鐵股息推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涵蓋巴士、專線小巴及渡輪,為每月超出400港元實際公共交通開支的市民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張八達通卡的補貼金額以每月400港元為上限。其後因新冠疫情肆虐,政府於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暫時將計劃的每月交通開支門檻由400元放寬至200元,並於2021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將每月補貼上限暫時提高至500元。今年1月1日起恢復400元開支門檻及400元補貼上限。

       港鐵不受路面交通阻塞,且網絡龐大,搭乘的確很方便快捷。港鐵是一間上市公司,本身有牟利動機,平均每年能獲得鐵路上蓋30多億港元物業發展利潤。隨着鐵路網擴大,未來這方面的利潤將更豐厚。

       公共交通是民生重要事項,理應票價廉宜,偏偏港鐵票價昂貴,甫過海便十幾元,往返動輒數十元,收費比鄰近的新加坡、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都要貴,令要每日跨區上班的小市民不勝負荷。多年來社會要求政府回購港鐵的聲音不絕於耳。元旦後新一波疫情日趨嚴重,為配合防疫令,很多店子暫停營業,經濟大受打擊。政府此時變相提高補貼門檻,肯定令市民百上加斤。期望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供多些交通補貼,給小市民「行」的方便。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