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 君 : 朋友丟失八達通卡


      第一期2,000元消費券於8月1日發放到已登記的市民的賬戶內。就在7月31日,朋友圈內有人訴苦:丟失了八達通卡。圈內即時鬧哄哄,多人教她如何趕快報失。其實上網一查,就知道如何報失:依從報失電話系統的所有指示,取得一個報失編號,成功報失後只承擔3小時內的損失。

      八達通卡原先的設計是為客戶代繳交通費,用此卡購物屬輔助性質,因此限額只有數百元。消費券計劃出籠,八達通公司便要加大至3,000元的容量,加上很多人平時已為八達通卡辦了自動增值服務,一旦丟失了卡,若不報失,被壞人拾取了,5,000元消費券和源源不絕的增值費便難免付諸東流。朋友就在這緊要關頭丟失了卡,除了馬上報失,別無他法。

      這位失卡朋友先是在朋友圈內發了多張與友人同遊的照片,只見各人「打卡」,玩個不亦樂乎。她發了一大堆照片後,搭車回家時,才知道八達通卡沒有隨身,也不知道在何時和何處丟失了。事件引起大家的注意,外出時一定要看好自己的手袋。筆者常見有些人「打卡」,嫌包礙事,覺得擋了自己一身華服或好身段,遂把手袋放一旁,大班人七嘴八舌提議如何擺「甫士」,得意忘形之下,賊人取易不取難,不順手牽羊才怪。另外,「低頭族」爭分奪秒,眼睛只盯着自己的手機,自己的手袋打開了也沒為意甚或懶理。2019年黑暴之後,「路不拾遺」似乎是天荒夜譚的事。盡力保護好自己的財物,不讓壞人有可乘之機,是一種好習慣。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