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市民不知道,國家安全原來涉及多方面,其中太空安全是重要一環。
太空安全是新型安全領域之一,是未來國際競爭及全球治理的新焦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32條訂明:「國家堅持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國際海底區域和極地,增強安全進出、科學考察、開發利用的能力,加強國際合作,維護我國在外層空間、國際海底區域和極地的活動、資產和其他利益的安全」。
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到了2021年,中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採壤返回、「天問一號」成功落腳火星、太空站在軌建設上馬等屢創佳績,舉世矚目。儘管跟美國相比,有的技術仍有一段距離,但美國花了25年才能完成的事,中國竟然一次過做到了。美國航天器1971年首次成功進入火星軌道、4年後首次降落火星,1996年才有第一輛火星車,但中國「天問一號」卻能「繞、落、巡」一步到位。對此,美國百般滋味在心頭,一直在太空領域故意排擠中國。
美國太空總署(NASA)自2011年已被法律禁止與中國合作。然而,美國不僅未能遏制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更無法阻止美國盟友與中國展開太空合作。「天問一號」任務便有法國、奧地利、阿根廷等航天部門參與;中國與聯合國在2019年已從27國42個方案中,選出9個作為中國太空站第一輪合作項目,當中包括有歐洲、俄羅斯、日本、印度、中東、拉美等17個國家和地區。
香港的國安教育還在起步階段。近日港九新界多處都有國安教育巡迴展覽,當筆者知道家居附近一個商場有此巡迴展時,展期已屆最後一天。這麼有用的國安教育展,政府事前應廣為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