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之 : 東江水新協議優惠港人
粵港雙方日前簽訂2021年至2023年東江水供港新協議。舊協議是「統包總額」方式,由香港每年支付固定款額,獲取每年8.2億立方米供水上限,參考兩地過去3年的物價指數變動,供港水價按年增0.3%。日前兩地簽訂新協議,除沿用「統包」方式,訂明每年給港供水量上限,而且保證香港有穩定、具彈性和切合實際需要的東江水供應,即使香港遭受大旱災,供水仍不會受影響。新協議還加入扣減水價的機制,每年實際水價的計算會因應實際取水量與供水量上限的差額,乘以單位價格結算扣減款額,再從每年基本水價中扣減。「統包扣減」方式至少可應用至2029年,按2021年價格計算,估計在未來9年的最高節省金額可達3億2,400萬元。粵方是體諒香港因疫情帶來經濟壓力,同意凍結水價。
有攬炒派前議員以前常呼籲港人「淡化海水,罷用東江水」。此人也不看看香港的實際情況,香港750萬人,集水設施的集水量不足以應付食用水需求,加上香港每年的降雨量不穩定,供水實難做到自給自足。筆者小時候便曾受過制水之苦,每4天供水1次,每次僅4小時。後來東江水源源不絕輸港,「東江之水越山來」名句家喻戶曉,全面滿足本地用水的需求。水電煤當中,水由水務署管理,水費最便宜。筆者幾乎天天在家煮3餐,水費也只是一季20多元,十分划算。香港早年無疑也有海水化淡廠,但由於運行成本太高,1980年代化淡廠停用並拆卸。現在政府雖然採用新技術籌劃興建海水化淡廠,但新化淡廠數年後建成,也只能預計可為本港供應5%至10 %的食水用量,港人能不用東江水嗎?
有逢中必反的人說得更「離地」:「可用礦泉水取代東江水。」你或者可以天天喝礦泉水,但如廁後也用礦泉水洗手嗎?就算你是「外食族」不在家煮飯,洗澡、洗衣又如何?要重回山洞住,一家人的衣物都挑水逐一來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