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之 : 理大應為「嫦五」感到光榮

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着陸月球,隨後在月球表面開展系列的採樣工作。在這次探月活動中,香港理工大學也有份參與,該校的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團隊為「嫦五」研發及製造「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搭載在「嫦五」的着陸器上。「執行裝置」包括有:兩個可耐受攝氏200度的採樣器,用作收集鬆散和黏性兩種月球樣本;兩部高溫近攝相機,在樣本採集的過程中發揮監察和指導功能;初級封裝系統,用以把樣本密封並保存在樣本容器中。採樣工作完成後,機械臂會通過視像引導,把理大研製的樣本容器提起,放入上升器内,隨後上升器會離開月球表面,進入月球軌道,與軌道器交會對接,並把樣本容器轉移至返回器,以便把樣本運返地球。

「嫦五」的着陸點是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這是前此從未有任何人類探測器到訪過的位置。據專家表示,「嫦五」有望獲取最年輕的月球返回樣品,在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研究等方面取得原創性的科學成果,填補科學家對月球火山活動研究的一個重要空白。美國當年的「阿波羅」飛船載人登月,發現月球上有水,但帶回地球的樣本密封出現了問題,搞不清是在月球上有水,還是在地球上被污染了。研究火山活動樣本必須零污染,因此是次「嫦五」的相關工作非常艱巨。中國是本着爲全人類謀福利的精神,以開放包容姿態推進國際合作,促進外空探索。日前俄羅斯和歐洲航天界均祝賀「嫦五」落月成功,俄方願在這一領域上與中方發展合作關係;歐洲航天局也正在用其跟蹤站網絡爲「嫦五」提供支持。

作為中國人,筆者對「嫦五」感到無比自豪,理大也應為學校有份參與相關工作感到光榮。去年黑暴蹂躪理大,經過多月修復,該校好不容易重新出發,今後應當繼續發揮所長,與祖國融合,為全世界作出貢獻。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