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 葵 : 戴口罩 要正確
一男一女年長腎病人,同日在一家私家醫院的透析中心接受洗腎,他們在毗鄰各自的單人間使用不同的透析機。男病人先確診新冠,女病人之後也中招。有病毒專家稱,兩人的病床距離逾1.5米,但病床之間的床簾有孔洞,而確診男患者曾除下口罩吃三文治15分鐘,懷疑病毒透過空氣傳給女病人。
向來醫院內細菌及病毒比院外多,住院病人若本身年老體弱,若有人中了病毒,在無口罩之下,便特別容易傳染給旁人。事實上,過去很多確診個案都涉及無戴口罩及進食。事件告訴人們:要重新認識「戴口罩」這回事。筆者每逢外出,均見到有人雖然戴了口罩,但把口罩拉到下巴,露出鼻孔,當中以男長者居多。你或者說,長者年老,口罩掩鼻,令他們感到呼吸困難。但筆者卻很少見到女長者「掩口不掩鼻」,這是不是男女性格有別?筆者不懂得心理分析,只知道戴口罩不掩鼻,跟沒戴口罩沒有兩樣。
此外,曾見到有人在街上揭開口罩才咳嗽或打噴嚏;有人即使戴着口罩,咳嗽或打噴嚏也用盡全力,旁若無人。吃飯高峰時間,很多餐廳門外等候入座的人,不乏三五成群聚集,近距離高聲談笑。有病毒專家說,就是有口罩,但近距離仍有風險,譬如唱歌需要用力,病毒的體積比細菌小千倍,飛沫猛然從唱歌者口中彈出,旁人所戴的口罩就是用再好的材料製造,也不能保證不會中伏。兩個戴了口罩的人近距離說話,也有可能噴出含病毒的微小飛沫,況且口罩並非緊貼面部,側邊的空隙也能讓病毒乘虛而入。所以,戴了口罩,也要保持「社交距離」。
據說「口罩令」的新定額罰款由2,000元調升至 1萬元,但目前尚未有定案,正待釐清法律問題。筆者希望政府多派人手加強巡查,除了重罰不戴口罩者,也要跟進不適當戴口罩的人,並且派簡明宣傳單張,重新教人戴口罩及其相關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