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 葵 : 雷厲風行 誓必「清零」

雷厲風行   誓必「清零」

香港疫情雖然趨緩和,但本地零確診維持不到兩三天,又出現一兩宗病例,形勢是載浮載沉。有高官說過:「清零難,要與病毒共存」云。此說法令人感到沮喪。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說得好:「新冠肺炎病毒不講道理,會一直蔓延開去,市民應與病毒勢不兩立,而非與它共存。」病毒不僅通過飛沫高度人傳人,香港地小人多,市民減少出門吧,但劏房籠屋擠滿了人,人群在空氣不流通的斗室密集,污濁空氣濃度加劇,若有病毒,傳播力又特別強。外出不是,「宅家」也難。人們情緒鬱悶,身心也難健康。限聚令稍放寬,但本地消費有限,「塘水滾塘魚」,救市乏力,失業率勢必再飆升。盧醫生還說:「內地奉行『應檢必檢』原則,以『清零』為目標。目睹深圳『清零很久』。內地疫情控制做得好好,是對本港的良好示範。香港處理疫情時出現不少『甩漏』,例如有病徵的人到診所求醫卻可以不做檢測,檢測後又需兩三天才獲知結果,期間病人可以到處走動;確診後又因病床不夠,要留在家中等候入院等等,做法無稽。」

歐美疫情大幅反彈,英法德等國決定封城。凡事講「民主自由」的歐洲國家尚且能如此決斷,香港疫情雖沒他們嚴重,但為何不能以「清零」為目標?限聚令也能說到做到,一有本地個案就全民檢測追蹤,及早切斷傳播鏈,為何就那麼難?北京、大連、青島、吉林、新疆都試過突然出現本地病例,他們立刻全城總動員大檢測,從一天做數十萬個檢測,到幾天內完成全城檢測,很快人民健康得到保障,經濟又再度活躍。特區政府必須效法,處理疫情雷厲風行。如今捨近圖遠,與新加坡相通「旅遊氣泡」,只是杯水車薪。歐美這樣的疫情,「旅遊氣泡」又能怎樣拓大?跟健康且與關係密切的內地早日通關,還是最實際最重要的。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