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特區政府宣布,向全港每一位市民免費派發銅芯抗疫口罩。我和家人翌日就在政府網頁登記,沒多久收到一個短訊,並獲得一個登記號碼以查詢進度。兩日後,我再到政府的短訊,說「登記成功,正安排派遞」。過了三天,我又收到短訊,說口罩在派遞中。
不久,我就從上門的郵差手上收到了口罩。這是平時交收掛號信的程序,所不同的,是今次市民不用交任何費用,這是我平生第一次見到。而且,一般的掛號郵件並沒有先前的幾條短訊通知,如此周到,加上郵差的禮貌周周,我內心充滿暖意。我對郵差說「唔該」,含意是感謝他額外工作的辛勞,也含有對政府的謝意。之後外出,我常戴着它,天氣漸熱,外出戴此口罩比戴其他口罩舒服多了。
截至五月底,共有超過三百七十五萬人登記。香港有七百五十萬人口,這個數字即是逾半人已經登記。口罩由特區政府委託生產,直接採購,中間經過研發中心、生產商、製衣廠多間企業合作生產而成,當中有製衣廠無償借出地方擺放車間,也有製衣廠提供無塵室,收集口罩進行臭氧消毒。然而,有些人總要雞裡挑骨頭,政府於二月決定生產這類口罩,從科研到製作,到想出用最快捷的辦法交到每個市民手上,都有一個過程,五月初便能上網登記,屬於效率高。至今歐美疫情未受到控制,每天都有班機抵港,不僅輸入個案幾乎天天有,本地個案也偶有出現。相信未來數月甚至一年,市民外出都離不開口罩。這款口罩可以重用六十次之多,對基層的市民尤其有用。懂得縫紉的人都知道,這款口罩由工人逐個縫紉,並不是機器大量生產的,人手製作,是藝術品,對於這份心意,我們應該心存感激。
從登記人數來看,其實還是很多人需要口罩,筆者建議,到派送期屆滿,若仍有剩餘口罩,就派給想要的人,每人可到郵局憑身份證多取一個。筆者對負責統籌的創新科技局十萬個放心,也寄望該局除派口罩外,也能把香港早日打造成為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