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說「港區國安法在港立法,香港如果有移民潮,英國研究接收移民」。有人聽後非常高興,認為「英國終於肯收留港人了」。其實,這是很可笑的說法,令人搖頭。
針對港區國安法,英國外相藍韜文5月底表示「可能更改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即BNO)持有人的身份,BNO目前的持有人免簽證訪問日期是半年,英國可能將之延長至一年,從而為未來他們的公民身份鋪平了道路。細節待落實,讓30萬香港BNO持有人提供簽證權利。如果中國執行國安法,我們將改變這一證件的地位。」英國政府這樣的回應,顯得假惺惺,「把簽證期從現在的半年延長至一年」,其實指的是現正在英國公幹或讀書的人,在港未赴英工作或留學的人並未被包括在內,有意訪英者的申請是否獲批還未可知。而且強調是「可能更改證件地位」,即是「尚有考慮中」,最終是否落實,都是後話。延長半年逗留期,在此期間想移民英國,就要另外辦移民申請,獲批與否又是後話。說「30萬BNO持有人」,這個數字值得懷疑,BNO在香港回歸前後不錯是較熱門的證件,但之後的多年,香港特區護照已經比它更有實力,獲得更多國家和地區的認可。現在若來個全港檢視看誰持有BNO,恐怕是寥寥無幾。持有BNO的香港人,年齡一般超過40歲以上,還有不少是50-60歲以上,他們能適應英國既濕又冷的生活嗎?此外,BNO並沒有繼承權,個人持有,不等於家人也持有,一家之主隻身赴英,妻子和孩子分開兩地生活,不怕當年的「移民太空人」折騰再度上演嗎?英國脫歐,加上新冠疫情肆瘧,經濟不景氣,失業者眾,英國人還能大方讓香港人過去搶他們的飯碗嗎?說穿了,英國政府是受了國內保守派和美國盟友的壓力,只是對港區國安法做個政治姿態而已。香港崇英派信以為真,可憐復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