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之 : 純銀一體壼
銀壼惹人喜愛,無焊接的「一體銀壼」,更讓人眼前一亮。看着看着這種銀壼,不由得豁然開朗。藏族的一體銀壼,手工精細,價值高昂。早前曾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出的「青海唐卡繪畫藝術精品展」,展出的一件藏族一體銀壼,就屬於這類精品。
全手工鑄造一個精緻的一體銀壼,所花時間可以經年累月,體現匠人匠心,非常人所能及。一般活潑好動坐不定的年輕人對此不大感興趣,由是這種工藝的傳承是個問題。有年輕人對此有興趣,也多數是白銀工藝世家出身,祖先以打造手工銀器為業,自己繼承祖業,再不斷鑽研。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等地是考察銀壼製作的好地方,近年日本對銀壼形態的技術掌握也讓人耳目一新,中國匠師也有赴日取經的。
現今銀壼市場講究壼的圖案、形態、韻味,外觀美麗之餘,也要求更多的實用性。由於工業化市場需要大量產品,很多銀壼製作已經機械化,手工加工和原創銀壼顯得彌足珍貴。匠師敬重銀壼,銀壼盛水,匠師對茶和水也一併重視。「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經歷千錘百鍊的銀壼,既潔且雅,用來盛茶水,這茶葉和水質也必須是上乘的。
純手工製作的銀壼十分難得,另有半手工製作,也有用機器鑄模。機器鑄模,初時成本較昂,但因循環生產,往後成本大大減輕。然而,正因為由機器生產,大量銷售,壼給「倒模」出來,全都一色一樣,沒多少獨特的藝術氣質。全過程手工鑄造的銀壼,由匠師從頭到尾一手處理,匠師的個人造詣融會到壼中,令整個壼都有個性,壼彷彿被賦予了生命。
半手工的,部分部件由手工製造,另外部分由機器分擔,價錢適中,但整體壼的結構終究不協調,不能像匠師經過錘揲、拋光、鑲嵌、鏨刻等多個複雜工序,一錘一錘地做到各項比例合適諧協。況且人手製作的每一個壼,其弧度、錘痕、壼嘴的厚薄都不一樣,壼身每一個圖案皆不相同。手工壼的內壁紋理清晰可辨,機器「倒模」的壼,內壁則十分光滑。
論收藏價值,老銀壼比新銀壼更佳,古代銀外流,銀器有所限制, 流傳後世不多,物以罕為貴也。
銀壼製作本身就複雜,因銀質地軟,為銀加工很困難。加上是一體,經過反覆敲打,無焊接,做彎曲的壼把更考功夫。一體銀壼閃閃生光,眉目清明。匠師鑄造無焊接銀壼,也練就了專注、沉穩、堅毅的個性。具文化魂的一體銀壼,價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