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日走訪廣西,回港看到了暴力橫行的環境,心中很不是滋味。筆者看到了侗寨特色民居,也看到了平民的生活點滴,他們的生活指數不高,但民風純樸,沒見人高聲談笑,也沒見人不排隊,食肆林立的地方,地上也很乾浄。走過旅遊景點,有人擺好大鏡頭拍照,我無意闖進了鏡頭範圍,連忙道歉,對方笑笑回應:「沒事,沒擋鏡頭。」有人知道香港暴亂情況,反過來安慰我們:「香港很好,我一直想去看看。」我說:「有些年輕人不愛國不愛港,大搞破壞,你暫且先別去香港了。」導遊是桂林人,也勸勉我們:「最重要是自我保護,別強出頭,政見不同,很難說得清楚。」
回程時高鐵快到香港西九龍站,有團友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互相通知港鐵哪個站封站,盤算如何搭車回家。個別人士嘀咕:「沒地鐵,可以搭的士。」這名團友前幾天已經在我耳邊說:「誰說香港的茶餐廳沒生意?大街的茶餐廳沒生意,但轉入內街,便生意滔滔。沒生意的人嘈嘈閉,有生意的人怎會出聲?那何來生意下跌?」另有人附和:「內街的藥房生意也很好呀!」我不敢作聲,因為跟這類人解釋徒傷和氣。分析市場問題不能只看冰山一角,便認定是「事實」,應科學地宏觀地看正式的統計數字,暴亂至今,零售業數字下跌了5成,這才是事實的全部。說到「沒地鐵搭,可搭的士」,既然港鐵已經有站封了,便意味着那個地區已經是暴徒的目標,路面如果仍然暢通,那是幸運,通常是暴徒已經設巨型路障堵路,大巴停駛,車胎被刺穿,歸心似箭的人都搶搭其他車。若暴徒毀車,司機得不到保險賠償,能上小巴和的士的便要準備人家開天索價。不想冒險的司機,有事便不開車。這樣,你說你還能「輕鬆搭的士」,若不是天真幼稚,便是為暴徒開脫,是在為支持暴力找藉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