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大家過完母親節和佛誕過後,大多數人都恢復上班。有人突然提起:「節後一般都有上班恐懼症。」意即放假是讓人放鬆的,星期日和星期一連放了兩天假,很多人大玩特玩。但是一想到很快又要上班,馬上又繃緊神經,有恐懼感啊。筆者倒認為,「節後上班恐懼症」,多半是懶人不想工作的藉口。上述的「雙節」,市民過得開心,星期二如常上班,並無不妥。
香港華洋雜處,母親節是西方傳過來的節日,港人格外重視。每年這節日到來之前,食肆預設的訂座很快爆滿,當日想找個吃飯座位難乎其難。雖說這是商人促銷產品和服務的噱頭,也只有那麼一天,與母親一起吃飯,閒話家常,即使是「商品化」,但畢竟生意好了,工人也有工開,整個社會充滿了敬母的喜樂,沒什麼不好。至於佛誕,長洲有飄色巡遊和搶包山比賽,旅客擠滿了長洲,旅館客滿,食肆入夜後尚有大量食客,生意比去年多了六、七成,同樣值得高興。況且吃平安包,寓意美好祝願;還有吃三天素,跟平時的大魚大肉暫時告別,有何不好?在這樣的環境下娛樂,也不會瘋狂到哪裡去,又怎會有「節後工作恐懼」呢?這跟讓人大吃大喝、煙酒不離,玩到通宵達旦也捨不得睡覺的一些瘋狂節日相比,這兩個節日教人節制,很健康。常愛瘋狂玩耍的人,在這「雙節」之日也知道應該收歛一下,也不用警方特別呼籲「別醉駕別吸毒」。
節後不想上班的原因,該自行檢討一下,若發覺工作真的不適合自己,就要設法另找工作。否則,就應該在工作中尋找樂趣,努力工作。公餘該娛樂就要適當娛樂,之後該工作時就得認真工作,娛樂工作兩不誤,這才是正常的人生。vk feed для андроидodnaklassniki.ru скачатьBabkeeинтернет продвижение сайтов ростовtours transsibérientravel to russia from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