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之:別讓「粗口揮春」教壞孩子
年廿八,筆者往逛維多利亞公園這個全港最大的年宵市場,目的是看一下「年宵現象」,卻發現一種不良乾貨被允許擺賣,那是「粗口揮春」。
近年香港多了年輕人在年宵市場創業。幾個友好合資,共同出謀劃策,賣什麼貨、如何競投攤檔、怎樣到處找合適貨物然後入貨。青少年平常以讀書為重,很多人從未踏足過社會工作,想到趁假期創業,儘管售貨期只有幾天,從年廿五年宵市場開幕,到大年初一凌晨市場結束,但能借此嘗試創業滋味,感受一下當中的苦與樂,也從中知道父母養育自己殊不容易,是很好的人生歷練。
筆者於年廿八午間4時計到了維園,場內場外逼滿了人,這反映今年年宵市道暢旺,誠屬好事。惟有個別由年輕人主事的攤檔,所賣的所謂「揮春」,全是粗鄙字句,就令人十分難受。對於像「豬朋狗友」這類粗俗字句,已經令人不屑,但甚至有比這句更差的,全是粗言穢語,不堪引用。這根本不是揮春。揮春歷史悠久,是每年新春和立春時的中國傳統裝飾物,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一張不大不小的長方形紅色紙張,上面以優美的毛筆字寫上四字詞語,內容或是中國詩歌,也有來自中國古書上的典故,用字鏗鏘,是對一家大小的良好祝願。在家的牆上張貼,也不礙地方。年宵市場是一家大小也會閒逛的地方,維園遊人特別多,「粗口字句」對進場的孩子影響尤其壞。年輕人愛玩可以理解,但近年一種「自由無罪,我愛自由,自由就是我想怎樣就怎樣」的錯誤思想在年輕人之間發酵,且有逐漸惡化的趨勢。有政客為了撈選票,不惜鼓吹這種歪風,情況令人擔心。
但願年宵市場的「粗口揮春」引起社會人士和有關當局的注意,能及時制止,明年年宵別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