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 葵 : 股息補車費非長遠計

住和行在香港是大難題,不少市民家在偏遠地區,為的是那裡樓價比市區低。然而,住之易又影響行之難,從新界往市區,上班族的長途車費不菲。政府於2017年提出用港鐵股息補貼這類上班族,2019年元旦日起實行,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如超過400元,政府會為超出的開支作25%的補貼,上限300元。政府每年的總補貼額預料為23億元,約有220萬人受惠。這是之前有政黨提議政府要「善用股息」,把每年所得的港鐵股息放進一個基金內,用以減輕市民的車費負擔。

「基金」與「年年補貼」,二者性質差不多,該補貼計劃不限於港鐵,還涵蓋巴士、電車、專線小巴、部分邨巴、紅色小巴、渡輪及街渡。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佔75%股權,每年收幾十億元股息,補貼市民車費,開支也不算太大,誠屬好事。但看元旦伊始,市民的交通費,是這邊省了點,那邊又加回!港鐵為期半年的「程程九七折」優惠完結,元旦起加價3.14%。

要徹實解決加票價問題,政府應首先調整港鐵票價的「可加可減」機制。該機制原意是限制港鐵加票價的幅度,通縮時下調收費。但物價與日俱增,只聞通脹持續高企,未見通縮,「可加可減」的「可」字,可圈可點,其實是任由港鐵加費。政府以「港鐵仍有25%是小股東,如政府要做些與小股東有利益衝突的事,需審慎處理」為由,不打算調整該機制,頗令人失望。另外,政府應從現在起就開始籌劃,把運輸及房屋局一分為二:運輸局和房屋局,運輸局轄下有鐵路組,再逐步把鐵路收回公有。只要安排得當,讓原港鐵小股東順利過渡,其利益照樣沒有受損,市民又能真正受惠。

大計固然得逐步來,政府應先把事情擺入議事日程,爭取在時機成熟時把鐵路收回來,才能解決票價和其他交通問題。услуги продвижение бренда этапытіна кароль офіційний сайтсколько каналов в 7 нижнем зубепо номеруfr.sunnictheaters in st petersburg russia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