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載舊道重游 3000人劈波維港

闊別近40年,今年維港泳重返昔日經典賽道。近3,000名泳手昨日由尖沙咀公眾碼頭游至灣仔金紫荊廣場公眾碼頭,重現泳帽群擠擁維港的場面。新路線全長約1,000米,較鯉魚門至魚涌路線的1,500米短三分之一。香港業餘游泳總會會長王敏超表示,比賽非常順利,未來希望繼續沿用此路線,今年報名情況十分踴躍,期望來年賽事增加參賽名額。

維港渡海泳舉行至1978年,是最後一次游尖沙咀至中環賽道。自2011年復辦以來,維港泳一直以鯉魚門三家村公眾碼頭為起點,終點為魚涌公園公眾碼頭。隨維港水質改善,今年渡海泳回歸名副其實的「維港泳」。

加上尖沙咀及灣仔是商業購物區,氣氛比起以工業大廈及民居為主的鯉魚門及魚涌截然不同。

特首為第一組賽事鳴槍

早上7點許已有大批泳手聚集在尖沙咀鐘樓及文化中心一帶,準備首場8時半的競賽。有人正在吃早餐、有人做熱身,亦有人即席脫去衣服,露出早已穿好的泳衣及泳褲。隨首場時間臨近,競賽組約600名泳手按組別分批落水,第一組賽事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等人鳴槍一響後,隨即出發。

緊接競賽組是約2,400人的優悠組,在9時許陸續下水。為了安全起見,各人需於左腳繫上以繩相連的橙色氣球,一旦發生意外,可讓附近救生人員盡早識別,令維港海上登時出現一片「橙海」的奇觀。現場有工作人員不時用廣播器,提醒參賽者若體力不支應高聲呼救。

不少港隊泳手參與渡海泳優悠組賽事,當中的歐鎧淳稱讚維港水質令人感覺舒服,「乾淨到可以望到自己隻手」。她以往亦游過鯉魚門路線,認為新線風景非常優美,自己比較喜歡。

江忞懿指舊線長1.5公里,新線則只有約1公里,因此今年輕鬆好多。施幸余說,雖然今年中途較大浪,但因距離較短尚算輕鬆。

3人抽筋由醫療船接走

王敏超總結活動時表示,昨日海面與風勢不錯,比賽非常順利,最終有2,943人下水,2,940人完成賽事。當中有10人輕傷擦損,另3人比賽期間抽筋需由醫療船送上岸,各人都不用送院。

他指首次採用新路段一定有不足地方,將會檢討及收集選手意見,期望來年賽事增加參賽名額,但強調調整要考慮很多因素,會再與政府商討。他並指新賽道比舊賽道短,更容易照顧選手。

維港泳籌備委員會主席趙展鴻笑言,50多年前也與王敏超參加維港渡海泳,當時水面有很多垃圾,更試過見到死去的雞隻,如今水質已改善很多。

主辦單位指今年安排逾200名護航人員、救生員及醫護人員,分佈賽道上應付突發需要,較去年增加超過25%。至於賽事救生醫護隊伍共有80艘大會船隻,包括快艇、水上電單車、獨木舟,增加超過30%。

另外,為配合「維港泳」進行,天星小輪昨日來往尖沙咀至灣仔線由早上7時50分至10時30分暫停服務。
【文匯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