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勁推251新猷 600億惠民
「我的願景是讓所有生活在香港的人都抱有希望、感到幸福。」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報告近五萬字,共推出251項新措施,包括落實「港人首置上車盤」、推出惠及200萬市民的免審查交通補貼及利得稅兩級制等,各項措施涉及600億元公帑,力求「為香港未來帶來新起點」。林鄭月娥強調,政府要善用過萬億元的財政儲備,為香港投資、為市民解困。報告切實回應市民訴求,贏得各階層人士的普遍歡迎。
大公報記者 朱晉科 石璐杉
「如果要我簡單形容這份施政報告展現的作風,我會說是有決心、敢創新,並努力做到無微不至。」上任逾百日,「好打得」的林鄭月娥昨日交出首份施政報告,報告共275段,逾49000字,創回歸以來最長篇幅施政報告紀錄。在詳盡的施政綱領中,政府首次標出哪些是新措施,據大公報記者統計,施政新猷共有251項。林鄭月娥昨日亦沒有在立法會上宣讀施政報告全文,僅花40分鐘便讀完由她自己撰寫的約9000字發言稿,展現高效、務實新作風。
林鄭月娥及特區新班子的新思維、新角色,貫徹在施政報告的各個細節中。在改善民生方面,政府提出多項創新措施:構建中產家庭可負擔的「港人首置上車盤」,並於明年底透過觀塘安達臣道地皮推行先導計劃;提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估計逾200萬市民受惠;「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由每月2600元增至3200元。
在發展經濟方面,林鄭月娥表示,決心大力發展創新科技、創意產業等新興產業,計劃五年內把研發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由目前的0.73%提升至1.5%。同時將在明年內落實利得稅兩級制改革,企業首200萬港元利潤的利得稅率降至8.25%,是現有標準稅率的一半。
【大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