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議員應珍惜機會 理性討論「一地兩檢」
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宣佈,政府本月25日將在立法會會議提出「一地兩檢」無約束力議案,爭取議會支持。有關安排反映政府尊重議會,重視民意,創造機會讓議員自由表達意見,官員即場作出回應,以利澄清疑問,盡快落實「一地兩檢」,令高鐵如期通車,給港人帶來交通便利。希望反對派議員珍惜機會,在立法會內理性溝通,切勿以「大石砸死蟹」的對抗情緒反對政府建議,更不應以公眾諮詢為名,阻礙「一地兩檢」在立法會通過,令高鐵通車遙遙無期,損害香港整體利益。
特首林鄭月娥十分重視行政立法關係,上任以來便身體力行,改善行政立法關係,主動將一些重大政策拿到立法會進行討論,聽取不同黨派立法會議員的意見和建議,廣泛吸納民意,受到大眾好評。高鐵「一地兩檢」方案本來按「三步走」程序落實,經香港和內地簽訂合作協議、全國人大常委會予以批准、以及本地立法就可以,並不需要在「三步走」之前再到立法會進行討論。
如今,政府決定把「一地兩檢」方案先拿到立法會辯論,顯示政府尊重立法會意見,重視立法會議員作為民意代表的地位和作用,通過辯論凝聚支持方案的最大共識,讓社會看到「一地兩檢」具有堅實的民意支持。更重要的是,通過辯論讓廣大市民看清「一地兩檢」合憲合法,有充分法律和民意授權,根本不存在破壞「一國兩制」的問題,進一步消除對「一地兩檢」的誤會和憂慮。
「一地兩檢」原本只是民生議題,在世界各地及深圳灣行之有效多年,完全不應與政治扯上關係。高鐵西九龍站實施「一地兩檢」安排,將發揮高鐵最大的運輸、社會及經濟效益,為乘客帶來最大的便利。近日超級黃金周假期,廣深高速公路大塞車,更加證明早日落實「一地兩檢」、開通高鐵,對香港提升交通便利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政府提出「一地兩檢」方案以來,各種民意調查均顯示,支持「一地兩檢」的民意超過五成。為香港的交通和社會發展,順應民意,立法會應以積極態度看待「一地兩檢」。
但一直以來,反對派把「一地兩檢」視為摧毀「一國兩檢」的「洪水猛獸」,千方百計阻止「一地兩檢」通過。反對派一方面吵政府必須就「一地兩檢」展開公眾諮詢,而現在政府決定拿「一地兩檢」方案到立法會討論,反對派議員又指「一地兩檢」方案只公佈短短3個月,政府便要求議員表態是不公道;更攻擊政府做法等同「大石砸死蟹」,只會令「一地兩檢」爭議進一步升溫,增加對立,無助改善行政立法關係。這些言論,再次暴露反對派反口覆舌、輸打贏要的醜態。
政府把「一地兩檢」方案先拿到立法會尋求議員的意見及支持,然後再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出發點就是提供一個平台,讓議員各抒己見,以便求同存異、集思廣益,既能盡早落實「一地兩檢」,又能最大程度保障港人權益。立法會議員當然也要實事求是,就事論事,對政府的提議釋出善意,客觀真實地反映市民的意見,與政府攜手合作,為「一地兩檢」早日成事創造有利條件,而非討論還未開始就全盤否定,甚至作出杯葛討論的暗示和威脅。否則的話,只能證明反對派一意孤行要推倒「一地兩檢」方案,將自己的政治立場、利益凌駕於香港利益之上,無視主流民意,為反而反的實質。
【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