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二號」:祖國圓我飛天夢
「追逐夢想的路上,並非一帆風順,但擦乾眼淚,努力向前,我們就會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被譽為「神女二號」的國家第二位女太空人王亞平如是說。王亞平同時是首位80後女太空人,她昨日於創科博覽上以「太空360-國家航天發展的今天與未來」為題,與觀眾分享追夢至圓夢歷程,及真正飛升太空時的特別感受。
王亞平出生於山東煙台,「小時候覺得世界很小,以為除了鳥兒沒有其他東西可飛上天空,更沒有想像自己有一日能飛上太空。」她小時候的夢想是走出大山回報父母,一直用功讀書。
高中畢業時,父母期望她入讀師範學院成為一名教師,她卻瞞父母偷偷報讀大學,最終以出色的成績被大學錄取,命運從此改寫。
大學期間,王亞平迎來首個機會,國家公開招聘女飛行員。「班上20多個女生,只有我不戴眼鏡。」王亞平在同學鼓勵下成功通過初選,「之後第一次體檢在濟南進行,前後共7天,回家後父母都沒有問我結果如何,因為他們覺得並沒有希望,當時整個山東省只錄取5人。」結果她成為國家第七批女飛行員的一員。
首上機便跳傘 哭唱《真心英雄》
來到飛行學院後,王亞平除了學習還面對大量專業訓練。她憶述,首次進行跳傘訓練是人生中第一次上飛機,卻就要從飛機上跳下去。當時只有十七八歲的他們除了新鮮、好奇,更多的是恐懼與緊張。
王亞平說:「雖然恐懼,但不跳會被淘汰,輪到我時,我閉眼睛便跳了下去了。在跳完回去的車上,姑娘們不約而同唱起《真心英雄》,紛紛留下眼淚。」
12載飛行生涯中,王亞平共飛行約1,600小時,參加過奧運會消雲減雨、汶川抗震救災、各地降雨及演習等任務。她說:「在和平年代,每次能為民排憂解難,都是幸福和有成就感的。」
2003年10月15日,國家首個飛行員楊利偉飛上太空。當時23歲的王亞平心情激動,「我也好想飛出大氣層看看太空的樣子。」2009年,機會真的來臨,國家招收第一批女航天員。她毫不猶豫報名參加。
「耀眼光芒背後,考驗前所未有」
「小時候從未想過自己能成為一名女航天員,是國家公平的平台給了我一次又一次機會,讓我有機會實現夢想甚至超越夢想。然而,耀眼的光芒背後是前所未有的考驗。」王亞平說:「進入位於北京的航天城後,緊張的生活、嚴格的管理、繁重的學習、艱苦的訓練,極大地超出了我的想像。」
「從離心機到轉椅、從逃逸塔到野外生存、從體驗入艙到真實操作,靠堅持、堅持、再堅持,自己向飛天的夢想一步一步地拚搏攀登。」歷盡艱辛,終迎來飛天良機。2013年6月11日,王亞平搭乘神州十號飛船升空,成為國家第二位女太空人。
升空一刻,她沒有害怕,腦海只有6個字:責任、使命、圓夢。
15天的飛天任務,王亞平與隊員共完成37項太空實驗,並首次完成「太空授課」創舉,透過視頻與地面的中小學生互動,向中小學生展示失重現象、陀螺實驗、水球演示等。
王亞平說,在太空中,她喜歡眺望地球,當飛船略過祖國上空時,內心是油然而生的熱愛,「是祖國,讓我有機會實現飛天夢想。」
王亞平透露,她在太空教學結束當日,曾去信世上首位「太空教師」芭芭拉.摩根,感謝她對世界載人航天教育事業的貢獻。
她又打趣地說,如果有機會到月亮去,會考慮穿上嫦娥的衣服。
【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