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名片】中國高鐵引領世界速度

7對「復興號」動車組昨日在京滬高鐵實現350公里時速運營。提速後,京滬之間全程運行時間只需4個半小時左右,縮短了半個小時,票價維持不變。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的國家。

昨日早上9時,G1次「復興號」動車組列車緩緩從北京南站駛出,前往上海虹橋站。列車開行大約18分鐘後,車廂時速顯示屏顯示,列車時速已達到350公里。而此前,中國的高鐵運營時速最高只有300公里。

列車運行平穩 WiFi覆蓋車廂

有乘客表示,「列車運行挺平穩的,如果沒看顯示屏的話,我都不知道是300還是350。」還有乘客在車廂內做起了實驗,將倒置的礦泉水瓶、直立起的手機置於高速行駛列車的窗沿上,發現都沒有倒下。車廂內還實現了WiFi全覆蓋,隨時隨地上網,網速流暢。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工程師趙紅衛認為,「復興號」在京滬高鐵上按照350公里時速運營,不僅可以縮短旅客的旅行時間,也可以使中國的高鐵積累更多的運營管理經驗,為高鐵下一步的發展奠定基礎。

能耗增時間減 運營初不加價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此次提速,中國「復興號」超越了時速320公里的日本新幹線,問鼎世界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的國家。中國鐵路總公司運輸局副局長黃欣表示,這標誌中國高鐵為世界高鐵的商業運營樹立了一個最高時速的新標杆,同時也將為中國高鐵走出去奠定扎實的基礎。

據了解,「復興號」為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上檔時速400公里、標準時速350公里,設計壽命比「和諧號」長10年。

目前,京滬高鐵日均運行400多列車,其中有7對是「復興號」,而此次7對「復興號」已全部提速。對於接下來京滬高鐵列車是否會全面提速,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特別技術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表示,高鐵全面提速需要一個過程,管理上要面對新的挑戰,也要綜合考慮經濟和社會效益。中國已建成運營的2.2萬公里高鐵,約有三分之一是按350公里時速設計建造的,今後將根據各線路的達標條件逐漸提高時速。

何華武還透露,「復興號」運營初期不會提價。儘管列車以350公里時速運行,能耗提高,但因為縮短了運行時間,提高了運行效率,將吸引更多客流。綜合計算下來,財務匹配且有盈餘。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京滬高鐵開通運營6周年,累計發送旅客突破6.3億人次,平均年運量超過1個億。隨客運量的大幅提升,京滬高鐵2014年實現扭虧為盈,2015年實現股東分紅,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的盈利水平進一步提高。
【文匯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