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或不限車牌通行

粵港兩地經濟發展緊密相依,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首八個月,廣東設立香港直接投資項目4506個,實際吸收港資超過110億美元。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有關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港資將成為推動廣東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另外,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徐欣提到,港珠澳大橋年底全線通車不成問題,惟三地在管理上仍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冀盡快出台有關監管方案。他並希望不限於只有兩地牌照的車輛方能通行。

談及各界廣泛關注的港珠澳大橋,徐欣表示,該項目建設進度很快,正在完善當中,預計今年底能夠實現全線通車。不過他坦言,在管理上牽涉到三地的不同法律法規,仍有很多問題在現行政策下難以解決。

問到港珠澳大橋的車輛准入政策,徐欣笑稱希望「所有的車都能走」,如果僅有兩地牌照的車輛方能通行,那麼人流、物流都將受到巨大限制,亦將難以取得投資回報,「如果因此發揮不出效益將非常可惜」。他強調,要素的流動對於大灣區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其實在技術層面不存在問題,冀三地加快磋商出台相應政策,令港珠澳大橋真正物盡其用。

大灣區具體規劃未上報

至於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時間表,廣東省發改委總經濟師黃華東回應稱,據他所知具體規劃尚未上報國務院,目前仍在徵詢意見和修改過程中,料待十九大後方能出台,國家發改委或將牽頭組成粵港澳三方共同參與的協調機構。

廣東省商務廳綜合處副處長鄒璟菲接受港澳媒體群訪時指出,粵港兩地合作勢頭持續向好,港資企業有力推動了廣東自貿區乃至全省的經濟發展。今年一至八月,廣東設立香港直接投資項目4506個,同比增長22.1%,實際吸收港資增長6.6%至110.5億美元。

港資深度進入粵自貿區

截至今年上半年,廣東自貿區內設立企業共15.8萬家,超越上海,自貿區稅收年均增長更超過26%。鄒璟菲表示,與上海、天津等自貿區相比,廣東自貿區的定位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及「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依靠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能夠促進三地服務貿易自由化,創新合作機制,聯手港澳參與國際競爭,在粵港澳跨境金融合作、專業資質互認、通關便利化等方面展開試點。廣東自貿區還在CEPA框架下,推出了28條針對港澳的開放措施,成為獨有的特色和優勢。

她引述數據稱,港資深度參與廣東自貿區建設,截至今年上半年,自貿區內設置港資企業4192家,佔自貿區外資比例逾80%。截至今年七月,廣東省累計設立香港直接投資項目14.3萬個,實際吸收港資2658.3億美元,分別佔全省相應指標的72%及64%。廣東在港設立企業4630家,實際投資額656.5億美元,佔廣東省對外實際投資的70%。

鄒璟菲續稱,廣東省通過舉辦粵港交流會等粵港澳經貿活動,擴大粵港、粵澳的檢疫檢測結果互認,並實現香港食品入境的便捷管理,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部署,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跨境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三地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將進一步增強。
【大公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