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五萬連署挽救課綱文言文

台灣「教育部」10日召開課程審議會(課審會)大會,經過約10小時的討論,最終決議高中國文文言比例訂為45%至55%,和台灣「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研究發展會」(課發會)草案一致,較現行課綱比例略降,此外,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不再限於四書五經,賦予更大彈性。此前曾有建議,將高中階段國文教學中文言文比例降至30%以下,引起軒然大波,近日更有逾五萬人連署要求嚴審課綱。

此前,台「教育部」規劃預計於2019年實施的課綱,國教院課發會研修小組將文言比例訂在45%至55%,但進入「教育部」課審會程序,高中分組卻建議調降為以30%為上限,引起軒然大波。社會各界對文言比例是否該調降,意見紛歧。10日舉辦的課審會,委員也激烈辯論,最終維持研修小組原案(45%至55%)。

相較現行課綱,文言比例是45%至65%,新的國教課綱,文言文比例略為調降。

白話文薦選仍無定論

另外,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部分,則依照高中分組的建議修改,未來不侷限於儒家的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都可列入,賦予教師更大的彈性。

此前台灣島內曾有逾五萬人連署,要求嚴審課綱,活動發起人發表聲明指出,特別擔憂爭論遭二元對立式簡化,形成白話與文言之爭,或中文與「台文」之爭,將撕裂台灣文學研究與教育現場,造成民心浮動。呼籲課審會大會慎重審議課綱,平息意識形態對立。

此外,「國教院」規劃的課綱草案中寫到,「第四及第五學習階段(指初中、高中),白話文選以台灣新文學作家(含原住民族)之作品為主,兼及世界華文文學、翻譯作品、文學論述等,並酌採古代接近語體之作。」

由於有委員對「台灣新文學」定義有疑問,因此課審會決議請「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研究發展會」再作清楚說明,不過直至會議結束,推薦選文部分仍無結論。

當日會議開始前,就有多個教育團體代表在場外受訪表達訴求。

團體場外互嗆

國教行動聯盟、國教家長聯盟等團體一早到會場外舉標語,訴求將國文分成A、B版教學,文言文比例訂在30%至50%之間,讓學生適性學習。課審會代表、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秘書長李雅菁受訪表示,希望課綱討論可以回到教育的初衷,必須讓學生願意學習。

不過,當日也有代表亮出一封來自高雄中學鄉土文化研究社等多間高中鄉土社團的信,呼籲文言文比例下降,並期待有更多台灣文學作品進入教材。

當日,李雅菁在受訪時,一旁國教行動聯盟等團體的人馬突然簇擁而上,在她身後舉標語,隨後家長聯盟代表蘇祐晟還突然插話,稱課審會家長代表都不是「真家長」。雙方對峙一陣後,李雅菁突破包圍進入會場。

【大公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