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中國成功演示「不戰而屈人之兵」
印度軍隊非法越過中印邊境並滯留在中方領土超過兩個月後,昨天終於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這是中國堅定有力地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合法權益、保持強大政治和軍事壓力的結果,成功演示「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結果也充分證明,印方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影響地區和平穩定的行為,是極端錯誤的,是注定要失敗的。中國熱愛和平,一直希望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穩定,但決不會在領土主權問題上做絲毫妥協,任何國家地區都應認識到,中國的克制絕非軟弱,更不要心存僥倖,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希望印方吸取教訓,切實遵守歷史界約和國際法基本原則,與中方一道,在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促進兩國關係健康發展。
自6月18日印軍非法進入中國洞朗地區阻礙中國在己方領土修路,中方多次通過外交渠道向印方提出交涉,敦促印方撤軍。與此同時,中國軍隊採取了有力應對措施並嚴正警告:撼山易,撼解放軍難。在本月中,印軍在中印邊境西段的班公湖採取挑釁行動,結果在中國軍隊的壓力下全線潰退。昨天下午,印方以撤軍行動暫時結束今次侵入挑釁事件。中方表示,將一如既往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繼續在洞朗地區巡邏駐守。同時,也希望印方繼續採取正確態度,與中方相向而行,以切實行動推進兩國關係健康發展。
對印度侵入中國領土事件,中國政府一直本最大的善意,保持高度克制,努力通過外交渠道與印度方面溝通,尋求解決。中印是鄰居,也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中方一貫重視發展同印度的睦鄰友好關係,致力於在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維護兩國關係大局。事實上,印度完全可以通過與中國的合作達至高度互補,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正是治療印度經濟沉的良方之一。「一帶一路」眼和平發展,符合相關國家和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美國、日本等國對「一帶一路」的抗拒完全是錯判形勢,如果印度為他國充當阻攔「一帶一路」的馬前卒,實在是愚不可及。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建軍節閱兵式上指出:「天下並不太平,和平需要保衛」。能戰方可止戰,如果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作為後盾,很難想像這次的中印邊境風波能夠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目前,中國周邊的領土領海爭端依然不少,有些國家對於中國的和平崛起始終抱有對抗心態,想方設法給中國製造麻煩,對此國人不能掉以輕心。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同時,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決心,也是堅定不移的。中國有堅定的決心,有強大的實力作為保證,此次應對印度的挑釁,向世界展示了什麼叫「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果還有某些勢力繼續一意孤行,執迷不悟,選擇與中國為敵的話,必將是自吞苦果。
【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