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港公署廿歲 外交成就斐然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的成立,是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的重要象徵,伴隨香港回歸20周年,駐港公署亦迎來成立20周歲生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外交部駐港特派員謝鋒,駐港部隊司令員譚本宏、政委岳世鑫,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葉大波等與香港各界逾400人出席慶祝酒會。林鄭月娥在酒會上致辭強調,國家主席習近平3天視察香港行程圓滿成功,體現中央對香港特區的支持,讓香港在未來規劃發展中增強信心。
林鄭月娥指出,回歸以來在香港舉辦或協辦的國際會議、活動超過1,000場,駐港公署自成立以來,一直按照基本法規定,處理與香港特區有關事務。
近年來,香港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同時,港人、港商在海外的經貿旅遊活動更顯頻繁,外交部駐港公署及國家各個駐外使領館不遺餘力為香港居民提供保護。
過去20年在各界支持下,香港特區積極開展對外交往,提升香港在國際舞台的地位,對外展示「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雙邊協定和自行與外地及有關國際組織簽訂逾400份協議,體現特區政府與駐港公署合作無間,「一國兩制」在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林鄭月娥憶述自己在倫敦經貿辦事處工作經歷,指每當有香港人求助個案,國家的駐外使領館都會提供緊急、適切服務。
駐港公署資料顯示,單在過去一年,公署處理逾800個涉港領保案件,為香港居民在海外提供全方位保護與服務。對此,香港市民都記在心裡,掛在嘴邊,對外交部和公署心存感激。
林鄭:與公署續攜手促港繁榮
她續說,過去20年,香港在「一國」之本、「兩制」之利的制度優勢下,持續拓展對外合作,積極參加國際活動,不斷提升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向國際社會顯示「一國兩制」得到全面的落實。展望未來,特區政府希望與駐港公署繼續攜手同行,鞏固香港國際領先地位,促進香港繁榮穩定。
林鄭月娥又提到在參選政綱中提出政府新角色,包括政府將擔當推廣功能,加強與海外聯繫。政府正積極籌備在海外設立更多新的海外經貿辦事處,進一步完善海外經貿辦網絡。
張業遂致辭時表示,香港回歸祖國20年,「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從偉大構想變為生動現實,香港特區經歷風風雨雨取得輝煌成就。他引用數據指出,香港回歸後對外交往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他說,外國在港領事機構由回歸之初88家增加至現時121家,給予特區護照免簽或落地簽的國家和地區從44個增加至158個。
目前,香港共參與80個政府間國際組織,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份參加國際會議1,800餘次,以「中國香港」名義參加國際會議27,800餘次。特區對外簽署各類雙邊協定133項,包括6項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62項司法協助類雙邊協定。
張業遂:港人有難祖國必施援
張業遂強調, 維護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中國公民的海外安全與合法權益是「外交為民」的具體體現,只要香港同胞在海外身處險境、遇到困難,祖國外交人員都會第一時間到場,全力以赴施以援手。20年來,外交部妥善處理上萬起涉港領保案件,涉及數萬名香港同胞。
他強調,只有祖國不斷強大,香港才能更加美好,一個日益發展、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的祖國,是香港繁榮發展的保障,也將給香港拓展國際合作提供更大舞台和更多機遇。
張業遂表示,未來將繼往開來,不斷推進涉港外交工作取得新進展,邁上新台階,更將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反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堅定維護「一國兩制」根本制度,堅決遏制任何危害國家統一的行為和活動。
【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