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社評:美開倒車難阻全球氣候治理
世間萬物,偶然之中往往有其內在的必然聯繫。美那隻紛擾世界多日的「靴子」終於落地─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巴黎協定》。而就在同一天,中歐聯合發聲,鄭重宣示履行《巴黎協定》承諾,繼續推動低碳經濟和能源轉型。
這絕非是時間上的巧合,而是全球應對氣變的歷史性轉折。在美倒行逆施、大開氣候「倒車」,引發世界恐慌情況下,中歐果斷扛起大旗,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給全球派出一粒至關重要的「定心丸」,在關鍵時刻及時設定了「止損點」,為《巴黎協定》繼續前行增添了信心。
國際關系中,「是」與「非」的界限常常很難劃定,唯《巴黎協定》例外。人有性別、種族、信仰之分,國有傳統、利益、立場之別,但在氣候變化這一攸關全人類未來命運的全球性挑戰面前,任何人、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一切差別、分歧均退居次要。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保護好地球,是每一位地球人的責任。迄今為止,《巴黎協定》已得到一百九十四個國家簽署並得到一百四十七個國家批准,游離於之外只有戰火紛飛的敘利亞和彈丸小國尼加拉瓜。人心向背、是非曲直已不言自明。
《巴黎協定》傾注了眾多科學家幾十年研究的心血,凝聚了國際社會最廣泛的共識,為全球合作應對氣變明確了努力方向和目標,成果來之不易。《巴黎協定》不僅說明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的緊迫性,而且顯示出各國政府應對決心和合作的政治意願。這一切都不是特朗普一句簡單的「騙局」就能否定得了的,也不是其一個粗暴的退出決定就能改變的。
特朗普為滿足美一己私利,不惜以犧牲全球為代價,霸氣十足。短期看,此舉可能有利於美恢復煤炭、石油、天然氣的開採,對實體經濟有積極影響。但長遠看,卻未必永遠有利。美可能因此喪失全球領導地位和國際誠信,其他國家可能會減少與其合作,或因心存芥蒂而影響合作效率,而一些發展前景廣闊的綠色能源技術投資也可能從美轉向他國。特朗普機關算盡,到頭來可能害的是自己。
美是當今世界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美國的退出會給《巴黎協定》執行帶來某種不確定性,削弱協定執行的原動力。但困擾和影響是暫時的、有限的。《巴黎協定》是世界性共識,節能減排、綠色經濟代表了未來發展方向,不會因美轉向而逆轉。從美國內到國際社會,特朗普已是「全球公敵」,其決定招致一邊倒的撻伐。相信美在走過一段曲折的彎路後,仍然會重歸《巴黎協定》的原點。
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的,「開倒車者」終難逃失敗的下場。美國的退出不會引發多米諾骨牌,國際社會對《協定》的堅守,有「定海神針」之效,將更加堅定全球應對氣變的決心。失去美國,《巴黎協定》這座「裡程碑」不會倒,人類在應對氣變的正確道路上還會繼續走下去。
【大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