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社評:「借人頭」違法 樓市風險增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題為「以身試法後果嚴重」的網誌文章,對近日甚囂塵上的「借人頭」買樓藉以少交印花税行為作出警告,表示已指示庫務局、税務局等相關部門嚴加查證,若有發現,涉案者不僅需要補交印花税差額,還會因作出虛假陳述而負上刑事責任,一經定罪,可被判監禁及罰款。

陳茂波的文章並非空穴來風。近日市面盛傳,為規避非首置百分之十五的印花税,有市民以父母、家人、朋友的名義買樓,同時以簽署「信任書」、「平安紙」的方式保障擁有樓宇的權利,甚至盛傳有買家經「中介人」安排,由不相識者「借出人頭」來避税,手法堪稱匪夷所思。

而在此之前,樓市已曾出現「一約多夥」的避税花招,買家以一紙合約同時購入多個單位的方式來避税,有多至「一約六夥」的例子,事件經傳媒「踢爆」,當局立即採取應對措施,由四月十二日起收緊有關安排,「一約多夥」也要照付多於一個物業的印花税,總算暫時遏住了歪風。

而不論是「一約多夥」還是「借人頭」,影響同樣惡劣,且性質均屬違法。相關行為的最大禍害,是抵銷、損害了政府為確保樓市平穩健康發展而作出的努力,同時散播違法意識,對其他守法者亦不公平。

事實是,自去年十一月特區政府推出「新辣招」以來,過度熾熱的樓市一度明顯降温,物業交易量下降,樓價升幅亦告放緩;但隨後即出現「一約多夥」的招數,今年二、三月間以「一約多夥」方式進行的交易量急升,樓市氣氛轉趨熾熱,樓價升勢又如「脱繮野馬」般「越升越有」,以致政府為此付出的努力幾乎付諸東流。

而在「一夥多約」被壓抑之後出現的「借人頭」歪風,性質上可説更為嚴重。按照現行機制,買家如欲豁免繳付百分之十五的新印花税,必須向税務局提交法定聲明,確認自己是首次置業及物業的真正買家。因此,「借人頭」,干犯了「宣誓及聲明條例」,屬於故意作出虛假陳述的刑事罪行,性質上比「一約多夥」嚴重。

而且,陳茂波昨日在文章中強調,不僅「借人頭」者犯法,「借出人頭」者以至其他相關人士同樣有串謀、教唆之嫌,一樣須負上刑事責任,同樣要面對罰款和入獄的懲罰。

針對近日樓市「高温」以及各種古怪手段避税的歪風,陳茂波在網誌文章中提醒市民和有意置業人士,本港樓市基本因素已起了根本變化,美國利率正常化持續,未來息口只會持續向上,加上過去數年的土地供應增加,截至今年三月底,潛在供應單位達九萬六千個,其中有近二萬個單位隨時可供出售;未來五年新屋落成量平均每年二萬個單位,均會較過去幾年大幅增加。因此,過去幾年住宅供求偏緊的情況不會重現,樓市面對的風險正在加大,市民在作出置業決定前,必須小心衡量各樣潛在風險,更切勿以身試法,招致嚴重後果。

【大公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