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評論:政改是大事但並非急事
近來又有人提出「政改」的議題,大概是趁行政長官換屆之際,再度打「政改」的主意。但相信各方以及廣大市民都已經看清楚,這次提「政改」的一些人,正是上次反對及否決「政改」的那些人。這是讓人感到奇怪的事。孔子說,「人無信不立」。這些在政壇上打滾的人,「以今日之我,打倒昨日之我」,不知用意何在,是何居心?根據這些人過往的種種表現,相信許多市民都想問一聲:這次又有何陰謀?這也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沒有基礎如何「重啟政改」?
這些否決政改又再提政改之人,到底有何居心?有此一問,是因為這些人已明確表示,「要政改,不要‘八三一’」。這樣的主張,當然是大錯特錯。不說別的,單是在邏輯上已是不通。「八三一決定」是政改的基礎,是必要的條件,怎麼可以不要?打個比方,有人要養魚,卻不要水,這魚怎麼養?不論是養金魚或熱帶魚,沒有水怎麼行?沒有基礎,不打好地基,能在上面建高樓大廈嗎?所以,「要政改,不要‘八三一’」的說法,十足荒謬。
這些人還有一項訴求,就是他們要的政改是「一人一票」。「一人一票」的設想是好的,甚至非常好。但就像有「超人」美譽的商人李嘉誠所說:「一人一票,當年已經有啦,就是有人不要,否決啦!」政改和「一人一票」都是非常嚴肅的事,怎能好似小孩子「玩泥沙」那樣,一會兒不要,一會兒又要?李嘉誠的識見,肯定值得當年否決政改的人深思。記得當年有智者力勸反對派將政改方案「袋住先」,可惜這些人「忠言逆耳」、「食古不化」,對洋大人的「教路」「中毒」太深,完全不理民眾的訴求和社會的呼聲,執意在立法會就政改方案投下反對票。這是歷史,也是事實。對那些又再提出「重啟政改」的人而言,既有今日,何必當初?而且,有此反覆,不但有損誠言,也給人出爾反爾之感。
再深入一些思考,反對派又提政改,有何目的?有一種可能:反對派要「搞搞震」,要在香港持續製造亂局以便進一步撕裂社會,必須要有一些便於「下手」的議題,那麼「政改」就是上佳的選擇了。政改,任何人都可以發表意見,必然是「眾說紛紜」,方便反對派製造亂局,包括遊行、示威之類,甚至可以蓄意造成暴力衝突。在當前的情勢下,既有意要「修補」社會撕裂,就不適宜重推政改,以免有人趁機掀風鼓浪,令社會亂上加亂。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和邏輯。筆者個人淺見,至少要在林鄭月娥上任兩三年,社會大局改觀並達至穩定之後,才可以探討何時適合重啟政改的問題。顯然,這也是「欲速則不達」。同時,還不能不考慮,重推政改,是否一定成功,反對派會不會故伎重施再度否決?這可是沒有人能保證的事。不難得出以下結論:無論從大處著眼或從小處著手,現階段不宜重啟政改。
還可以用時間觀點看政改。毫無疑問,政改是大事,但肯定不是急事。現時的政制,包括行政長官的產生模式,雖然有些人認為「不理想」,也不是某些人口中所說的「真普選」,但世上不少國家或地區都採用這種間接選舉的方式。因此,不能武斷地判定「真普選」就是「世界第一」的最佳方式。既然世上有不同方式,想來大約是「各有千秋」吧。再說,幾次的「小圈子選舉」,反對派不是也參加了嗎?最近一次,他們雖未派人上陣,卻是不自量力地想「造王」,結果可想而知是失敗了。至於「造王」雲雲,十足是癡心妄想。
所謂「西環治港」一派胡言
伴隨反對派「重推政改」提議,另有一項十分荒謬荒唐的「論述」,說是政改是要改變如今「西環治港」的局面。這一說法,一派胡言。這是對中央、中聯辦和特區政府的惡毒攻擊和極度的污衊。香港迴歸二十年來,中央和中聯辦恪守「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根本沒有也不存在「西環治港」這回事。二十年來,特區政府在中央支持下,一以貫之,依法施政,在內部事務方面,中央和中聯辦從未乾預,特區政府有百分之百的管治權力。「西環治港」雲雲,十足胡說八道。
由於上次「政改」已被反對派的「否決」作結,若要再次推動「政改」,無疑有必要加倍小心,且應該從長計議。正如前文所述,政改是大事,但非急事。由反對派人士提出「重啟政改」,不管提議人有無陰謀,政府小心行事,周詳考量,絕對是正確的做法。香港目前的政制,很好,行之有效,不需要立即更動更改。
【大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