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中央對特首有更高要求用心良苦
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昨日出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組會議,會後有全國人大代表引述張德江在會上表示,中央對行政長官必須以更高標準來要求。選擇什麼人當特首,事關「一國兩制」成功落實和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不僅攸關國家安全和利益,更直接影響香港整體利益和港人福祉,對特首人選有更高要求不僅理所當然,更凸顯中央關心愛護香港的良苦用心。既然中央衡量特首的標準與問責官員的標準不同,那麼誰是符合中央標準的特首人選,結論自然也不同。相信選委們能夠體會中央苦心,從國家大局和香港利益出發,按照中央標準,選出中央信任、敢擔當有能力、港人擁護的新特首人選。
中央在特首選舉上具有憲制權力,擁有實質任命權,因此中央必然提出對特首的要求和標準,並對特首候選人進行考察評估。這是忠實履行中央的憲制責任,是從大局考慮、從實際出發,確保選出符合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治港能力、港人擁護四要求的特首。
香港特首需要「雙負責」,要向中央和香港負責,是連接中央和香港特區的橋樑、紐帶,是中央落實「一國兩制」、實施對港管治的最重要抓手。中央對特首有更高要求,首要考慮是為了保證落實「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保障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希望選出有承擔有能力、得到中央充分信任的特首人選,上任後能凝聚香港社會最大共識,以新的管治手法、管治思維,引入管治新風,提升管治效能,帶領港人擺脫政治化的干擾,積極搭乘國家發展的快車,推動香港各界同行向前。
有些人聲稱,曾經做過特區政府主要官員的特首候選人,中央沒理由不信任。對此,有人大代表根據張德江講話的精神解讀指,特首的角色十分重要,中央對特首的標準及要求較司局級官員更高。的確,司局級問責官員由特首提名,再由中央委任,這代表中央首先充分信任特首,以及在某一層面信任特首推薦的問責官員。但是特首肩負「雙負責」的重任,其重要性非問責官員可相提並論,二者根本不是同一個層次,中央衡量二者的要求和標準當然也不同。因此,有人即使擔任過問責官員,也不意味適合當特首,更不意味能自動獲得中央的信任。擔任過問責官員,與成為中央信任的特首人選,沒有必然關係。
特首人選除了要符合中央提出的「四要求」外,日前張德江還強調,必須要有強烈的擔當精神和駕馭複雜局勢的能力。目前幾位候選人中,不論從過去擔任公職、還是參選以來的表現觀察,林鄭月娥經受過政改、反「佔中」、反「港獨」等大是大非問題的考驗,更沒有為了選戰的利益需要,立場左搖右擺,始終堅守「一國兩制」的立場和底線,保持政治風骨,與其他候選人、包括曾經擔任問責官員的候選人比較,高下立見,誰能獲得中央信任、誰更適合擔當特首重任,不言而喻。
中央對特首的要求和標準清晰明確,選舉特首關乎國家和香港的重大利益,對香港的影響更直接切身。相信選委們會拿出擔當精神,按照中央和港人的期望,為國家和香港作出負責任的決定。
【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