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評論:反對派意在製造「公敵」
作者:希 爾
特首梁振英日前接受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訪問,被問到其任內多番推行創科、「一帶一路」等政策,而未來本港是否「休養生息、無為而治」便能振興經濟。梁振英指出,在全球一體化下,各地競爭愈來愈激烈,笑言「若香港的競爭對手並非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結果大家可以想像得到」。
梁特首的回應,正道出身為特首之難處,以及「休養生息」的難度。「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問題本是傳媒提出,特首禮貌上是需要回應的,而梁振英亦答得有「有紋有路」,但一回應便墮入傳媒圈套,被指針對曾俊華。
據曾俊華的解釋,所謂「休養生息」,是指要停止內耗,否則繼續內耗下去,施政裹足不前,香港競爭力必受影響。這可說是任何「有意」執政人士之烏托邦,但想做與能做是兩回事。香港要具有競爭力,便需要發展,但一發展便受到阻力,出現「內耗」。面對一眾為反而反,又或凡事皆政治化的反對派,特區政府又如何可以避免內耗?
董建華做特首時,反對派要求他下台,到曾蔭權擔任特首,他們卻批評「仲衰過董建華」。梁振英上任,他們不時呼籲「梁振英下台」,及響起ABC(Anyone but CY)口號,梁振英決定不競選連任,反對派卻急忙「搬龍門」,急不及待地尋找CY的代替品,指要延續現屆主要路線和宣布參選下屆行政長官選舉的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為CY 2.0,不停的製造「公敵」是近年反對派的主要任務。
為反而反的反對派像一群永遠吃不飽又貪得無厭的金魚,反對派的真正策略是ABC(Anyone but China),或ABCD(Anyone but China Decree),即凡是中央任命的人皆要反對。他們具有無事生非,分化社會的能力,他們亦有將「溫和」抹黑為「邪惡」的本能,這些都是歷史給我們的教訓。以為「休養生息」便可相安無事的,有點不吃人間煙火的味道。無本焉能生利?香港要具競爭力便需要一個有前瞻性和有為的政府。
【大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