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林鄭月娥符合三標準 是最適合特首人選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宣佈請辭,表明辭職如獲中央批准,將參選特首。林鄭月娥符合中央要求特首所具備的三個標準:中央信得過、港人廣泛認受、有較強管治能力包括駕馭複雜局勢的能力。她服務香港市民36年,從政經驗豐富,特別是擔任問責官員以來,重視發展、關心基層,成績有目共睹;更重要的是,她在從政過程中展現了有擔當、敢作為的特質,是符合中央標準的最合適特首人選。
中央政府對特首人選有三個標準,包括中央信任(即愛國愛港)、港人接受、管治能力。作為香港特首,有堅定的愛國愛港立場,才能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才能處理好特區與中央、香港與內地的關係,獲得中央信任,這是管治香港的先決條件;有良好的社會認受性,是政府有效施政的重要基礎;有良好的管治能力,是帶領香港保持繁榮、穩定、和諧、市民安居樂業的重要條件,尤其在香港面對眾多挑戰的當下,駕馭複雜局勢的能力不可或缺。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是由特首的特殊身份所決定的。正如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所指,特首既要準確地貫徹落實基本法,全面、準確、客觀向中央反映香港情況,提出工作意見;也要用符合香港法律規定、符合香港情況的方法向市民解釋中央的政策,落實中央的決策。特首代表香港,特首在香港選出後要由中央任命,中央與港人同樣對特首有要求、有期望。因此,特首人選必須符合三個標準,才能同時滿足中央和港人的期望,才能領導香港向前發展。
林鄭月娥加入公務員隊伍30多年,在不同部門盡忠職守、服務市民,擅長處理棘手及爭議性問題。在處理社福界落實「一筆過撥款」、清拆中環皇后碼頭、加快市區重建、推動政改諮詢等重大事件中,林鄭月娥充分展示積極有為、敢做敢當的魄力和才能,「好打得」絕非浪得虛名。尤其是推動政改諮詢一役,即使面對反對派的攻擊,林鄭月娥毫不動搖,強調香港的政制發展必須建基於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8.31」決定,否則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立場堅定,堅守住了「一國兩制」底線。本屆政府迎難而上,面對嚴峻挑戰。林鄭月娥曾經是民望最高的問責官員,但任內不斷遭抹黑攻擊,難能可貴的是,她從未因為政治環境惡劣、為了明哲保身而迴避懈怠,反而無畏風雨,與特首和管治團隊同舟共濟。
本屆政府提出適度有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施政綱領。林鄭月娥作為政務司司長,是協助特首管治的最重要推手,全力以赴落實政府的各項政策。她大力推動粵港、港深合作,出席主持粵港聯席會議、深港合作會議,直至日前還簽署了《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創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與北京故宮博物院簽定合作備忘錄,在西九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這些舉措主動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為香港經濟、文化發展注入新動力。林鄭月娥在本屆政府主責安老扶貧工作,她體恤民情,關心民間疾苦,推出長者生活津貼、低收入家庭津貼,破天荒設立貧窮線,任內福利開支大增5成半,讓弱勢社群分享經濟成果,紓緩基層市民的生活壓力。
香港未來的政經形勢將更加尖銳複雜,下一任特首面對的挑戰非同一般,既要有「堅決維護國家統一、保持社會穩定」的堅強意志,也要有解決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的承擔和能力,否則難以勝任。林鄭月娥昨日在辭職前發表的演講,提出八大治港願景,包括有信心決心發揮優勢、發展多元經濟、創造就業、建立關懷社會、捍衛「一國兩制」等,反映她對治港的擔當與智慧,相信她能夠駕馭複雜形勢,擔得起特首重任。
【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