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開發 皇崗口岸擬重建
香港特區政府日前與深圳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在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深圳市口岸辦負責人近日表示,為配合河套地區統籌開發,深圳將投資30億元人民幣(約33.8億港元)在原址上對皇崗口岸進行改造重建。改造後的皇崗口岸每日通行能力將從5萬人次提升到30萬人次,項目力爭在2018年底動工。/大公報記者石華深圳報道
作為深港之間唯一24小時通關口岸,皇崗口岸貨檢區於1989年12月建成通關,旅檢區1991年8月建成通關,原設計旅客通關能力為5萬人次每日,2016年日均旅客流量已達到約每日8萬人次,超出原本設計負荷。
運行27年無大型升級
皇崗口岸運行27年,一直未進行系統性設施設備改造和更新,部分設施設備老化較為嚴重。口岸道路和公共交通配套不完善,目前公交站離邊境區域雖然只有500多米距離,但有高架橋上落,為旅客邊檢帶來不便。曾對皇崗口岸進行調研的深圳市政協委員梁錫光表示,雖然深圳在2011年大運會前後對口岸進行空調系統、消防系統、相關配電系統等改造,但這些改造並不能解決口岸整體存在問題,重建工作刻不容緩。
梁錫光認為,深圳是全國最重要口岸城市,口岸是深圳對外窗口,口岸形象直接體現城市水平,皇崗口岸現狀拖深圳國際化城市發展的後腿。在這種情況下,皇崗口岸重建便提到在深圳市口岸辦的工作日程上。
深圳市口岸辦黨組書記、主任羅建鵬表示,皇崗口岸的重建要與河套地區的開發建設結合起來,正與香港方面溝通。2016年1月,深圳市口岸辦完成皇崗口岸重建專項研究項目的招標工作,並於3月下旬完成皇崗口岸重建初步方案,確定重建選址方案。多次對皇崗口岸重建的初步方案反覆修改完善,基本形成「出入境大廳分層布置」的重建方案。
深圳市口岸辦在開展重建方案研究之同時啟動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4月底確定招標代理單位,6月初完成可行性研究招標文件的編制工作。經過兩次公開招標,已在9月底完成招標工作,確定可行性研究編制單位,預計2018年底可動工。
重建期間維持通關
羅建鵬表示,考慮到對市民通關影響,重建方案確定採取邊重建邊通關方式進行,重建期間市民仍可選擇皇崗口岸通關。
【大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