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社評:美國風險威脅全球經濟
打着民粹主義旗幟的特朗普勝出美國大選,環球股匯債市場反應強烈,憂慮美國推行激進的財政政策加劇財赤與債務,推高利率與通脹,因而造成近期美元匯價強勢畢呈、全球債市大冧,而特朗普已聲言上任首日就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令人關注美國會否逐步走上貿易保護主義之路,美國風險已構成世界經濟重大威脅,成為金融市場震盪之源。
儘管美元匯價從十三年高位回落,股匯債沽壓稍為收斂,人民幣兑美元中間價中止十二連跌,港股昨日也急彈逾三百點,但環球金融市場回穩仍屬言之尚早。事實上,特朗普效應帶來的震盪未完,加上聯儲局下月很大機會加息,強美元恐怕會持續一段時間,資金將繼續從債市撤退,包括美債在內全球債市危機仍在不斷髮酵之中。
特朗普爆冷入主白宮,全球都是一地眼鏡碎。由於特朗普是商人出身,現時市場普遍相信他上台後施政趨向務實,不會實施過激的政策。不過,隨着他勝選後表示將會退出TPP貿易協定、遣返三百萬有犯罪紀錄的非法移民以及招聘四千多名高官職位以消除公務員體系內的施政阻力,因而不宜低估特朗普履行競選時各項承諾的決心,尤其是其競選政綱核心理念就是美國優先,為了保障本國勞工就業,不排除會築起高高的貿易壁壘,激化全球貿易戰,當心全球又一次大跌眼鏡,金融市場衝擊波會浪接浪而來。
其實,特朗普勝選後造成第一波衝擊,殺傷力已經不輕,美元走強令股匯債市場投資者飽食驚風散,當中債券市場成為重災區,反映全球債券價格走勢的指數在過去兩週急跌百分之四,為二十六年來最大兩週跌幅,市值損失以萬億美元計,導致全球債券孳息顯著抽高,意味融資成本上升,嚴重威脅復甦基礎脆弱的世界經濟,可能進一步拖低明年經濟增長。
最令人不安的是,包括美債在內的全球債市跌勢存在惡化的風險。一是特朗普新政不明朗因素持續困擾債券市場。二是全球債市偏高估值進行大幅修正,推動債券孳息逐步正常化。三是美息趨升加速債市去槓桿,因而全球債市跌勢可能比預期為大,隨時引發不可預計的突發性事件,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有死灰復燃的可能。
上週新興市場債市錄得破紀錄的六十六億美元資金淨流出,比零八年金融海嘯時期更多,可知道這一波震盪非同小可,醒目資金一窩蜂從債市出逃,當心金融市場最壞時刻還未到來。
世界經濟不景氣、金融市場亂象叢生之際,保持財富增值有一定的難度。據一項全球財富研究報告顯示,平均每名港人財富約有一百四十萬港元,按年上升百分之六點七,可見港人投資有道,身家有不俗進帳,此時更需保持危機意識,做好風險管理,慎防環球金融突變。
【大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