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評論:支持政府增建公屋照顧基層

作者:文滿林

日前,政府扶貧委員會開了一次扶貧高峰會,扶貧委員會主席、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匯報香港去年的扶貧情況及相關分析。根據過去四年來扶貧工作取得的成效可見,扶貧歸根到底離不開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增建公屋。從整個社會來說,增建公屋讓更多無能力買樓的市民盡早上樓,無疑起到穩定社會的重要作用。

目前,全港約有80萬個家庭入住公屋,佔整體人口一半左右,還有30萬個合資格家庭輪候公屋,另外有不少家庭租住房及工業大廈房間,他們每月需要繳付昂貴的租金,居住環境惡劣,更可能違法。

相對來說,有間公屋就淡定好多。一來公屋租金便宜,比私樓租金足足便宜7至8成。例如現在市區私樓的租金,一個房間最少也要四、五千元,新界上水的一些丁屋或唐樓房月租都要三、四千元。公屋的租金普遍只在1,500至2,000元,兩者相差一大半。而且,私樓及房每兩年就例必加租一次,每次加幅最少也要20%以上,公屋就不會如此。兩者待遇就是「住得大租金平,住得細租金貴」,入住公屋的基層當大大紓緩生活壓力。

增建公屋,加快興建公屋,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士入住公屋,是社會期望和訴求,亦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新加坡現在是幾乎全民置業,香港則是全民就業,全民就業當然不及全民置業理想。要令香港700萬市民都有自己的「竇口」,不太現實,但讓七、八成市民入住公屋,應成為政府照顧市民的施政目標。讓正在輪候公屋的人士、家庭盡快入住公屋,是政府最大的德政。

種種跡象可見,特區政府、特首梁振英有決心、有計劃增建公屋,加快興建公屋。問題是反對派處處阻撓破壞。他們一方面說政府興建公屋又少又慢,另一方面千方百計對政府覓地建屋諸多干預,為反而反。廣大市民應全力支持政府發展土地、增建公屋,讓更多有需要的市民安居樂業。
【文匯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