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堅持「一國兩制」原則 打贏選委會選舉硬仗

昨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與港區政協委員舉行會議,商討特首選委會政協界別51位選委的組成方法。特首選委會選舉與特首選舉息息相關,在當前本港政治形勢更為複雜,「港獨」、「自決」等思潮甚囂塵上的情況下,更要未雨綢繆,堅持按「一國兩制」原則和基本法規定打贏選委會選舉的硬仗,確保選委會能夠選出愛國愛港的特首人選,從而牢牢掌握香港的管治權,確保「一國兩制」落實不變形、不走樣。

立法會選舉已經塵埃落定,接下來12月舉行的選委會選舉,以及明年3月底的特首選舉,成為本港政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眾所周知,因為2017年特首普選方案去年被反對派綑綁否決,明年新一任特首仍由1200人的選委會選舉產生人選,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經過「佔中」一役,本港政治生態更加複雜,泛政治化趨勢更明顯,剛結束的立法會選舉,激進「本土派」勢力進一步抬頭,佔據立法會多個議席,而且聲言將進行「無底線抗爭」,香港未來面臨的政治爭拗挑戰不容低估。

由於選委會選舉直接關係到特首選舉是否正常進行,特首選舉更直接關乎香港的管治權,各方對此次選委會選舉格外關注,反對派和激進勢力也已經蠢蠢欲動,部署在選委會選舉中搶灘,企圖奪取盡可能多的席位,反對派將試圖取得300票,從而形成一股足以對抗中央、左右香港管治的政治勢力。公民黨前黨魁梁家傑已表明,反對派不僅要做「造王者」,還要有兩手準備,包括考慮派人參選特首,以及在選委會爭取獲得最多席位。「雷動計劃」操盤手、「佔中」發起人戴耀廷,近日更揚言將推動「民間公投」,讓反對派選委按「公投」結果在特首選舉中投票,策劃另一場「雷動計劃」,操控選委綑綁式投票。很明顯,反對派和激進勢力對選委會選舉虎視眈眈,企圖搶奪更多選委會席位,有更大籌碼影響特首選舉,搶奪香港管治權並對抗中央。

顯而易見,此次選委會選舉意義更大,責任更重,挑戰和難度亦更多,關係到特首選舉能否順利進行,「一國兩制」能否免受干擾和衝擊。回歸以來,中央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同時強調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正確方向前進。「一國兩制」是香港安身立命的命脈,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最堅實根基。

因此,選委會選舉的最重要依據和原則,就是正確認識和實踐「一國兩制」,其核心就是尊重中央對港的憲制地位和權責,認同「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同時尊重「兩制」的差異,積極利用「兩制」安排,為港人謀福祉,促進兩地互利共贏。只要堅持此一共同理念和政治立場,以大局為重,求同存異,攜手合作,就能搞好選委會選舉,有力遏止反對派的干擾,保證特首選舉順利舉行,為香港的長治久安打下良好的管治基礎。 (相關新聞刊A8版)
【文匯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