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社評:梁君彥出掌立會是恰當人選

新一屆立法會將於下周三(十二日)開鑼,七十位候任議員將會依章宣誓,成為議事廳內正式一員;而新會期開啟頭一日頭一件要做的事,便是由議員互選主席。

昨日,建制派議員為選主席一事開會,經過協商,「經民聯」候任議員梁君彥成為建制派推出的唯一主席人選。也就是說,如無「意外」,梁君彥將會成為新任立法會主席,坐上議事堂正中的那個位置。反對派推出塗謹申角逐,但在「票多者得」機制下,勝算應無望。

按照基本法,立法會主席一職,有六項職權:一是主持會議、二是決定議程、三是決定開會時間、四是召開特別會議、五是召開緊急會議、六是「議事規則」規定的其他職權。第六項職權,主要為管控議事堂內的秩序,包括管理議員的發言、行為以至將違規者驅逐出會場,「今日不得再回來!」

回歸以來,隨着反對派議員在會內「無法無天」,主席主持會議的工作變得越來越繁重、也越來越困難。

就以剛結束的一屆為例,「長毛」、「大嚿」、陳志全以「拉布」為專業,還有動輒要求「點人數」,更有如黃毓民向特首擲水杯等火爆鏡頭出現,立會主席真是無一刻得閒,「拉布」時間,別的議員可以溜出去飲咖啡或在座位上打瞌睡,但主席卻不能,主席必須打醒十二分精神按「議事規則」辦事,在必要時「剪布」。

而未來新一屆立法會,少了「大嚿」、黃毓民、李卓人等「搞事精」,但「長毛」、陳志全等「拉布怪」仍在,而且更多了一批不熟基本法和「議事規則」的「勇武新人類」,他們鬧起事來可能比「前輩」更「出位」,其中羅冠聰、梁頌恆、游蕙禎等人已不諱言準備「衝主席台」甚至「佔領主席台」。

在此情形下,下屆立會主席一職,肯定只會比上一屆更加吃力、更加難當,真是少一點精力和能耐都不行。但可以肯定的是,由梁君彥出掌主席一職,最少在經驗和能力方面不須存疑。梁君彥作為功能組別工業界代表,自二○○四年起出任議員,在議事廳內連續議政十二個年頭,至今已是「四朝元老」,多少重大爭議或會內會外的混亂場面都已經經歷過,說得上「身經百戰」、處變不驚的了。

對由梁君彥出任主席一職,反對派動輒質疑其「非直選」的功能組別身份,認為主席一職應由「認受性」更大的直選議員擔任。此說是毫無道理的。按照基本法,立法會內七十個議席的「分量」是相等的,功能組別議員與地區直選議員的權責都是一樣的,不存在「誰大誰小」的問題。功能和直選只是產生辦法有不同,這種差異在當選之後就不存在了,不能說誰的選民群組大、人數多,誰的權力就大一些,主席一職就非由他做不可,而不問其資歷、經驗和能力,不問其按照基本法和「議事規則」依法履行議員權責的立場和態度。否則,自稱「票王」的朱凱迪豈不是要坐上主席位,還要「自己衝擊自己」?

【大公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