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社評:「一國兩制」受衝擊 赴港遊將無特色
內地國慶「黃金周」旅遊熱潮方興未艾,本港「黃金周」首日內地客達十八萬八千多人次,較去年同期的十八萬三千人次上升了百分之三,估計未來四日仍會有大量內地客訪港。
然而,據旅遊業內人士反映,「黃金周」內地客不減反增,表面看似不錯,但實質卻未如理想,訪港內地客不少僅是過境性質,目的是東南亞其他城市以至美加,港零售百貨、餐飲業等並未因此受惠,屬「旺丁不旺財」而已。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本港旅業對內地居民由「天堂」轉為「過客」,有其多方面因素造成。如內地一些大城市的旅遊設施和條件改善,上海迪士尼樂園較港迪園又新又大,剛舉行G20峰會的杭州把會場變作旅遊景點,加上民眾消費力和外遊意欲提高,香港「彈丸之地」已不能滿足各方面需要。條件較優的去歐洲、美加,一般的去日、韓,東南亞和台灣,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而最令香港旅遊業受到「致命一擊」的,並不是內地居民外遊增加,也不僅僅是本港已經「去慣去熟」,而是反對派年前發起的「驅蝗」、「鳩嗚」和「反水貨客」行動,令到內地居民在感情和自尊上都受到相當大的傷害,而七十九日違法「佔中」以及社會爭拗持續不斷、示威遊行無日無之,更使到內地民眾對赴港旅遊視為畏途。
事實是,過去本港之所以能夠對內地居民構成巨大吸引,並不僅僅是因為在這裏可以買到名牌手表、手袋和化妝品,更不是為了什麼「掃」尿片奶粉,這些對內地旅客來說其實都不過是一種「附帶」而已,有錢在內地還怕買不到好東西?名牌精品店也已經紛紛進軍內地,門面比香港還要寬大輝煌。
內地同胞過去喜歡去香港的最主要原因,其實是喜歡「一國」之內有香港這麼一個不同的「兩制」地方,赴港旅遊購物和休憩遊玩,既可放心得享「一國」之便、同時又可充分享受「兩制」的自由自在、舒心隨意和法治文明、社會秩序,真是花錢也花得特別豪氣和開心。
然而,這一切吸引力,都隨着香港社會的日趨政治化而被消磨和衝擊得「七七八八」了,對內地居民、特別是高消費力的一群來說,政治口號在內地聽得還少嗎?遊行請願在內地更避之唯恐不及,如果花錢在港旅遊,在電視新聞聽到的、報上看到的,以至在街頭碰到的,不是立法會「拉布」吵架、就是要某某人下台,還有什麼「公投自決」、「香港獨立」,內地民眾真是「貼錢」也不願往這種地方去。
更何況連社會秩序、法治文明、互相尊重這些香港最值得羨慕的核心價值也已開始不保,香港又還有什麼獨特和吸引力?
港人社會一日不能重回「一國兩制」、繁榮安定、法治文明正軌,要重振旅業恐怕只能是一句空話。
【大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