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香港蟬聯IPO冠軍的內在優勢必須珍惜

德勤中國預計,今年香港集資額2000億港元,繼續排名全球第一。香港擁有法治、金融、人才等制度化、國際化的優勢,內地至今仍以香港作為海外上市、向外發展的首選平台,香港蟬聯全球上市集資額總冠軍,凸顯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充分體現「發揮香港所長、配合國家所需」的獨特優勢。港人應珍惜這一安身立命的特殊優勢,摒棄政爭內耗,遏止一切「港獨」、「自決」等損害兩地互利合作的言行;如果不能善用、甚至破壞這種優勢,香港只能坐困愁城,前途黯淡,更遑論維持繁榮穩定、安居樂業。

香港法律受到國際尊重,商業和會計等專業制度健全成熟,市場直接與國際接軌,融資成本低,又無外匯管制,成為國際投資者和資金的匯集地。2016年美國傳統基金會發佈的全球經濟自由度排名中,香港連續22年蟬聯榜首;聯合國《2016年世界投資報告》亦指出,香港2015年FDI資金流入1,750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近年來全球經濟金融形勢風雲變幻,不確定性因素和風險事件不斷增加,相反香港吸引國際投資者的固有優勢並未削弱,國際資金來港,尋求增值創富機會,為首次集資活動提供肥沃土壤。2009年至2011年期間,香港曾是全球第一大的IPO目的地,2015年香港取代紐約,重新成為全球最大的IPO市場。

香港IPO市場之所以能在全球表現突出,內地經濟保持穩健增長,內地企業以香港作為向外發展的窗口和跳板是關鍵因素。近年全球經濟面臨調整轉型壓力,海外公司來港上市步伐有所減緩,內地企業的支撐作用更加突顯。今年上半年H股及紅籌股首次集資316.31億港元,佔香港IPO總額的7成有多,內地企業積極尋求來港上市,配合未來發展,成為香港IPO市場的最大亮點。如今國家銳意推動國企改革,加大金融市場開放力度,鼓勵更多國企和金融機構來香港集資上市,而隨滬港通的開放,深港通的即將落實,兩地交易平台的互補性越來越強,更進一步鞏固香港在內地資本市場所擔當的角色。

金融業互利合作,是香港與內地保持密切關係重要性的縮影。有國際知名會計機構負責人指出,金融服務業仍將是香港IPO市場的主力,因為這些交易的規模遠遠大於消費和製造企業。國家發展倚重香港,香港在國家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發揮自己所長,配合國家發展的需要,是香港的最大價值,成為香港創富的重大機遇。

港人應該看到自己的優勢所在,未來的大勢所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香港政爭氾濫,拖延了發展的步伐,固有優勢正在流失,更令人憂慮的是,近期「港獨」、「自決」思潮抬頭,激進勢力不斷挑戰香港法治,動搖香港社會根基。政治經濟,息息相關。本港選舉結束後,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也警告,香港新一屆立法會議員有機會令拉布情況惡化,拖慢施政步伐,可能不利信貸評級。香港經濟的成功來之不易,靠的是精中集力、抓緊機遇謀發展,從來都不是靠政治鬥爭。「一國兩制」、背靠國家,這是香港最大的優勢,希望廣大香港市民珍惜、善用這一優勢,抵制一切衝擊、摧毀這一優勢的惡行,捍衛香港的繁榮穩定,保障港人的最大利益。

【文匯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