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守立會優勢 建制派逆境取勝奪41席
立法會換屆選舉投票人數高達220萬人,投票率約58%,均創歷史新高。建制派在極其嚴峻的形勢下取得佳績,勇奪41議席,仍然穩守立法會裏多數的優勢。民建聯、新民黨和經民聯派出的參選隊伍皆全部勝出,多位新人順利接棒,其中全取12席的民建聯繼續排名立法會第一大黨。反對派方面,多達五個傳統「泛民」議員包括黃毓民、工黨李卓人和何秀蘭、民協馮檢基以及新民主同盟范國威皆連任失敗;激進本土派從傳統「泛民」手中「鎅走」大量選票,共七人當選,未來議會碎片化將更為明顯。
今屆立法會選舉競爭空前激烈。反對派在投票前兩日突然掀起一波「棄保」潮,繼而發動「雷動」配票,通過網絡通訊來操控投票,令建制派選情倍添變數。前日投票人數和投票率俱創新高,至凌晨仍有多個票站大排長龍,其中位於太古城的票站於凌晨二時半之後才全部完成投票,此後位於亞洲博覽館的中央點票站才舉行倒票箱儀式,點票時間因此大延誤。
經歷了焦急和漫長的等待之後,今日上午近11時,選舉主任終於首先公布了九龍西地區直選的結果,之後,九龍東、新界西、港島以及多個功能組別的結果也相繼出爐,最後一席爭持激烈的新界東,由於有票站重新點票,直至下午四時才有結果。而由全港選民投票選出的「超級區議會」議席的結果一直到傍晚六時半才塵埃落定。
民建聯仍為立會第一大黨
在多位建制元老交棒的情況下,建制派在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共獲得41個議席,取得佳績,亦順利完成新舊交替。其中民建聯、經民聯和新民黨分別派出12隊、七隊和三隊出戰,全部當選,民建聯繼續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該黨主席李慧琼和副主席周浩鼎皆在「超區」界別勝出,首次排頭位參選的張國鈞和柯創盛則在港島和九龍東順利接班。派出七張名單出選的工聯會也獲得五個議席,惟王國興和鄧家彪分別在「超區」和新界東惜敗。值得一提的是,建制派成功在新界西保住原有五席,獨立參選的前律師會會長何君堯成功當選。在新界東,新民黨新人容海恩亦成功搶得一席。
本土派鎅票泛民小黨沉淪
反對派方面,在「佔中」搞手戴耀廷的「雷動計劃」的所謂「策略投票」下,傳統「泛民」大黨得益,民主黨在議席數目上以七席力壓公民黨六席,奪回議會「泛民大佬」的地位。不過「雷動計劃」就連累工黨由原來四席變一席,淪為「一人黨」,民協和新民主同盟等細黨一席未取,只剩下區議會議席,面臨「滅黨」危機。
而激進本土派勢力則藉機分薄傳統「泛民」的票源。同樣提倡「民主自決」的土地正義聯盟朱凱迪、小麗民主教室劉小麗和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分別在新界西、九龍西和港島成功「搶灘」;在本土民主前線支持下,青年新政的梁頌恆和游蕙禎分別在新界東和九龍西當選,游蕙禎更以四百餘票的微弱優勢將爭取連任的「熱普城」黃毓民拉下馬;主張「公投制憲」的「熱普城」僅靠鄭松泰在新界西當選,保住議會一席。在功能組別,曾與朱凱迪、劉小麗商討成立「香港列陣」的「傘兵」姚松炎爆冷勝出建築、測量、都巿規劃及園境界。
【大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