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評論:九月立會選舉須防四大亂源

作者:李幼岐

立法會選舉前的形勢,可說非常複雜和相當緊張。主要原因,就是多了一批年齡層次較低、表現激進以至時見暴力的反對派人士籌劃「空降」多個地區參選。換言之,九月立會選舉的複雜和緊張,源自反對派陣營,尤其是源自激進的、常有暴力表現的黨派和政團。其中有些揚言參選或籌劃參選的年輕人士,還參加過旺角暴亂,在刑事檢控的名單中榜上有名;或者曾經參與「佔中」,不但有違法行為,且有過激以至暴力的行為。有這類人士參選,客觀地問一句:選舉的全過程,能確保秩序正常、守法合法、太平無事嗎?不難由此推論,今次立會選舉,選管會、相關政府部門,特別是警方,要有思想準備,要比往常加倍警惕,以保障選舉的公平、公正和程序正義,對任何影響選舉的違法行為,採取及時、有力、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及處理。

今次立會選舉的第一個「亂源」,就是反對派陣營的分化乃至分裂。一些激進的新政團,想在選舉中「分一杯羹」,他們不可能去搶主張穩定和諧的建制派的選票,因為這些是他們絕對搶不到的。他們想搶、能搶、敢搶的必然是傳統反對派的票源,其結果肯定是反對派陣營之內互相傾軋,爭崩頭。這裏面還包括了舊的激進派如「人民力量」「社會民主連線」等,與新的激進派如「熱血公民」「本土民主前線」「青年新政」「香港眾志」等之間的爭鬥。這些新、舊激進派都想在立會選舉中「撈油水」,最好能混它一席、兩席。互相爭奪選票是免不了的,這就難保不會有人採用激進、極端,以至暴力的手段。對當局而言,不可不作預防,「防人之心不可無」。

避免出現極端暴力手段

第二個「亂源」是一些「老牌」的反對派政黨,如民主黨、公民黨等,他們之中的一些「老牌」「政治明星」,據說都已計劃好「退位讓賢」,要讓二線人物有「出頭」之日,包括劉慧卿、梁家傑等都是如此。從大道理說,這一想法本是對的,培養接班人,當然有必要。問題在於,想「接班」的二線人物不止一個,不同黨魁想培養的對象也不盡相同,這樣的局面倘若不能擺平(難度肯定相當之高),紛爭和亂局也就難免了。事實上,如民主黨、公民黨在接班人的問題上,都有頭痛之處。再說,二線人物似乎也沒有人夠得上「政治明星」的資格,原因之一是過去「拋頭露面」的機會都給那幾個「明星」搶去了。總之,如今選舉換班,爭權奪利,機會難得,你爭我搶,亂局難免。

「亂局」肇因之三,是激進派之中不乏所謂「本土派」「城邦派」,以及公開打出旗號的「港獨」分子。往日的「驅蝗」「鳩嗚」,已經是「排外」為表、「港獨」為裏。所謂的「本土」「自決」實質上就是「港獨」的代名詞。試問,有人見過北京人、上海人、廣州人宣揚「本土」或以「本土」為名進行政治活動麼?令人心寒的是:偏有一些人,包括某些政黨人士和議員,竟然從學術上或詞義上解釋「本土」「自決」,為實際上就是「港獨」的「本土派」塗脂抹粉打圓場。那些以「本土」「自決」之名遮遮掩掩之人,如今都已露出了「港獨」的狐狸尾巴。回想起來,那些為「本土」「自決」作詞義解釋之人,不知是否已領悟到自己是「枉作小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打圓場、和稀泥肯定是弊多利少。看今時今日,那些「本土派」已經「轉型」,他們如今的口號是「香港獨立」「香港建國」,他們的狼子野心已表露無遺。這些人參選立法會,會不會循規蹈矩?選舉過程又會不會平平安安?會不會這些人又使出暴力的老花招?

警惕「港獨」團體暴力花招

立會選舉「亂源」之四,是反對派尤其是新、舊激進派不斷的所謂「示威」,必須注意。一直以來,反對派遊行示威的終點是政府總部,後來增加了立法會廣場,再後來中聯辦門前成了熱門的示威地點。這一變化,居心叵測,充滿了陰謀詭計。此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也必須注意:其一,此舉明顯是「反中亂港」的「反中」。中聯辦代表中央政府,一些人對中聯辦進行示威衝擊,其心可誅!其二,在中聯辦門前示威,焚燒《基本法》等違法行為,顯然有挑撥香港與內地的兩地關係之意,同時也有破壞「一國兩制」的負面作用。此事應交給警方全權處理,激進派示威者想挑撥兩地關係,哪有這麼容易?

立法會四年一度的選舉,是香港的大事。每次選舉,都慎重其事,都有必要「防亂」,今年則更是如此,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多了一批激進的反對派年輕人,甚至是「港獨」分子參選。常言道,「防人之心不可無」。上文所述「四大亂源」,不可不防。

【大公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