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評論:施政匯報實事求是
作者:黃熾華
梁振英特首7月5日發表他上任後的第4份「施政匯報」,向社會報告他工作的進展和成果,讓大家監督。社會主流民意和媒體普遍認為:「匯報」實事求是,4年的政績值得肯定;而斐然的政績,表達的是梁特首愛港的初心。
「匯報」以「改善民生,創建未來」為主題,涵蓋經濟、創新科技、房屋及交通運輸、土地發展、扶貧安老助弱、教育和青少年發展、環保及保育、醫療衛生、文康市政及地區行政9個範疇進行匯報和說明,較少涉及政治,更不談派別爭拗,也沒提未來選舉之事。這就表明:過去4年以梁振英為特首的特區政府,是依照中央的「集中全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這32字方針去做,施政方向正確。
「匯報」以「改善民生」為綱,以具體數字為證,分別是:
土地發展及房屋方面:150幅具房屋發展潛力中,53幅已完成法定圖則修訂程序,可提供66,100個住宅單位;2015/2016年起5年內房委會和房協可落成97,100個公營房屋單位,截至2016年3月底,預計未來3-4年一手市場供應量有92,000個,創2004年9月以來新高。
扶貧安老助弱方面:2016年4月底,領取綜援個案已下降至242,308宗,是14年來新低;2016/2017年社福開支662億元,佔政府經常性開支19﹪,與2012/2013年比較,福利開支大增55﹪。
經濟方面:「匯報」指,雖然近期香港經濟受外圍影響而放緩,但整體競爭力仍位居世界前列。併入科技範疇的創新及科技,亦隨創新及科技局的成立和開展工作有獨立的篇幅說明,指政府鼓勵大學及私人企業進行研發,支援初創企業等。2015/2016年,本港利得稅創有史新高,但稅率仍是16.5﹪。總之兌現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承諾。
梁振英在「匯報」之前,接受《大公報》、《文匯報》訪問,全面概括特區政府4年來的施政成績。這些成績,從政治層面論之,可圈可點,應肯定4個方面。
其一,特區政府維護了中央對香港行使主權和安全發展利益,使「一國兩制」不走樣、不變形。具體表現為:依法和平妥善平息79天的「佔領中環」、「旺角暴亂」,維護了香港的繁榮穩定。
其二,特區政府既維護了「一國」即國家的主權,也以「港人優先」為出發,在雙非孕婦配額政策、「限奶令」的實施、「一簽多行」的修訂,為港人爭取最大利益。
其三,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當「超級聯繫人」。特區政府早就為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制定29項舉措,以「國家所需,香港所長」作為發展指引,香港大有作為。
「施政匯報」都是真實具體的政績,展示了梁振英維護、貫徹「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愛港初心,應獲社會各界充分肯定。
【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