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評論:林榮基返內地受審是唯一正途

作者:資深評論員李幼岐

在出現林榮基事件之前,香港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林榮基是何方神聖,筆者曾問過不下十位朋友,都說不認識或沒聽說過此人,也不清楚他做店長的書店販賣的是哪一類書籍。

林榮基事件發生時,最初由白鴿黨的何俊仁陪同「亮相」,其後則換了塗謹申「保駕」。這裏有一個問題,似乎傳媒的記者朋友都沒有或忘了尋根究底追問:究竟是林榮基主動找白鴿黨,抑或是白鴿黨先找林榮基,然後向公眾爆料?須知,這樣的事件,正是反對派「反中亂港」進行政治「抽水」的大好機會。林榮基正好成了白鴿黨趁機「抽水」的一隻棋子。

白鴿黨的協助是政治「抽水」

在何、塗二人「協助」林榮基的過程中,自不免也有一些小動作。先是何某說,他之助林,是因為要保護林的言論自由和人身安全。這明顯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因為隔天林榮基就公開表示,他並沒有感到人身安全有問題。至於言論自由,林今天開一槍、明天放一炮,非常自由,無人干涉,根本不需要何某或任何其他人的「保護」。這一回,何某的「抽水」撞板了。到了近日,林榮基報稱被人跟蹤。此事可大可小,警方高度重視,保安當局也提醒林榮基要有自我保護措施。後來,警方一查,「跟蹤」者原來只是傳媒的「狗仔隊」而已。此事可有兩個看點:一是林榮基已成社會「名人」,才會有「狗仔隊」進行跟蹤的「光榮」,一般人是沒有的。二是俗語說「白天不做虧心事,夜裏不怕鬼敲門」,林榮基的「心虛」,自然有他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一點,相信就是他明知自己違背了取保候審的承諾,明知理虧,難免心虛。假如他這樣做是受到白鴿黨「教路」的影響,那真的是「拜錯菩薩求錯佛」了。說到底這也是咎由自取。人,不可以言而無信,不可以做「大話精」,否則,必然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終。

白鴿黨對林榮基的「協助」(其實是「抽水」),近期由何某改為塗某。由於內地公安部公布了林榮基事件的真相,揭露了林榮基本人認罪言悔的真面目,暴露了此人返港後「翻供」的真意圖,公安部表明,倘若林榮基拒不返回內地接受調查,將依法對其變更刑事強制措施。換言之,香港與內地雖無引渡協議,但林某若返內地,即可立即拘捕歸案;或者,林某若到與中國有引渡協議的國家,中方可以透過國際刑警要求對方協助拘捕,並將疑犯即林某遣送回中國。這本是合理合法的事,但塗某則將「變更刑事強制措施」說成是「威嚇」,又指這是內地破壞「一國兩制」。這實在是「欲加之罪」,這也正是「反中亂港」的反對派一貫且長期使用的伎倆,市民是見得多了,早已見怪不怪,「當佢冇到」。一來,將依法的「變更刑事強制措施」說成是「威嚇」,實質上是塗某不尊重依法辦事,甚或是違背了法治精神。再說塗某指公安部或內地的舉措破壞「一國兩制」,這更是一派胡言。這也是反對派慣常採用的手法。試想,假如「一國兩制」真的受破壞,包括塗某在內的反對派人士,還能這樣自由自在地說三道四嗎?

香港的言論自由早已由反對派發揮到淋漓盡致程度,甚至已達無限制、無公義、不道德、不守法的地步。林榮基事件是又一個實例。實際上,言論自由也要有界線,不能夠無法無天。例如,鼓吹「香港獨立」者,就應該也必須繩之於法,切勿姑息養奸。

公然違法抗法沒有好結果

由於林榮基謊言甚多,白鴿黨大力幫忙,以為可以「抽水」,撈到政治「油水」,到頭來卻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鴿黨的何、塗二人,協助的是一名「違法、認罪、取保、返港、翻供、拒回、謊言、面臨刑事強制措施」之人。試想,白鴿黨或何、塗二人,從中又有何「油水」可撈?

反過來說,林榮基在何、塗二人的「協助」下,對自己違反內地法律的行為,採取逃避、蒙騙、撒謊以至對抗的處理方式,以為就此可以推脫罪責。這種想法和做法,只能說明林榮基自以為聰明,自認為得計,到頭來必然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看看歷史上的例子,凡是逃犯(包括疑犯),幾乎千篇一律是潛逃,哪有像林榮基那樣是明逃的?林某不知哪裏來的膽量,居然擺明車馬說:「我不回去(內地),就是不回去!」如此明逃,如此公然違法、抗法,會有好結果嗎?潛逃,或許逃個十年、八年,但日子肯定不好過。明逃,那日子更加是一天都難過。假如林榮基的抗法、明逃是白鴿黨何、塗二人的主意,那就是害人不淺了。

為今之計,林榮基宜收拾心情,認清前景,返回內地,依法候審,祈求寬大。否則,就像他想的逃去台灣,有用嗎?能是長久之計嗎?想清想楚,回頭是岸!

【大公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