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19年歷程體現中央堅守「一國兩制」初心

再過4天,香港就要迎來回歸19周年的紀念日。19年不算長卻也不短,回首6900多天來的種種經歷,中央政府對「一國兩制」初心的堅守,可以說毋庸置疑。鄧小平當年提出以「一國兩制」構想,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就是要在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前提下,照顧香港的現實,最大程度地保留香港的特色和優勢,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19年來的實踐充分顯示,中央對落實「一國兩制」的決心從未改變,而且在未來也不會改變。

基本法在序言中開宗明義寫出了實行「一國兩制」方針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這就是「一國兩制」的初心。香港回歸19年以來,儘管香港面對這樣那樣的波折,也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守護神」。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繼續保持不變,而且社會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正如鄧小平當年指出的那樣,對香港的政策,我們承諾了1997年以後50年不變,這個承諾是鄭重的,不只是為了安定香港的人心,而是考慮到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同國家的發展戰略有密切的關聯,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是符合中國的切身利益的。

近年來,針對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央提出並實施了一系列具有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意義的重大戰略舉措,進一步體現了中央對「一國兩制」初心的堅守。習近平主席對此高度概括地指出:「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正確方向前進。」「不會變、不動搖」宣示的是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誠意和自信;「不走樣、不變形」則是提示廣大港人,香港在實踐「一國兩制」的過程中不能「跑偏」。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最近視察香港期間,用「三心」來闡釋「一國兩制」:「勿忘初心」強調,「一國兩制」就是要最大程度地保留香港的特色和優勢,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任何時候都要堅守這個初心,不能違背這個初心;「保持耐心」則強調,「一國兩制」實踐沒有任何先例可循,我們有智慧有能力解決「一國兩制」實踐中的問題;「堅定信心」強調,「一國兩制」有堅實民意基礎,是祖國內地和香港之間最大公約數,要堅定對「一國兩制」事業的信心,堅定對香港前景的信心。

國家領導人的講話,充分表明了中央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一國兩制」的信念。而中央的全力支持,更是香港全面落實「一國兩制」、保持繁榮穩定並不斷向前發展的首要基礎。回顧19年來,每當香港遇到困難之際,中央都以各種方式支持香港克服困難、應對挑戰。中央在謀劃和推進國家整體發展戰略時,始終考慮充分發揮香港作用,積極推動香港與內地開展交流合作,為香港保持繁榮穩定提供堅強後盾。中央在提出「中國夢」、「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一帶一路」戰略等創新性重大理念、重大舉措中,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與推動香港「一國兩制」實踐深入發展、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增進廣大港人福祉,充分結合起來,為香港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與此同時,廣大港人也形成一個基本共識:「一國兩制」是香港繁榮穩定不可動搖的基石,香港有極少數人排斥「一國」、抗拒中央,甚至公然打出「港獨」,以「本土」之名行「分離」之實,這是對「一國兩制」初心的嚴重背離。不能讓「一國兩制」實踐「跑偏」,不容分離主義勢力搞亂香港,絕不為「港獨」禍水埋單,是經歷了19年回歸後歷程的廣大港人的共同心願。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展望未來,不斷豐富和發展「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與祖國內地互助雙贏及共同發展,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大港人的堅持與奮鬥、光榮與夢想,東方之珠在「一國兩制」下,將繼續綻放出更加燦爛奪目的光輝。

【文匯網】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