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讓我們共同揮槳 推動香港「大龍舟」向前
昨日是端午佳節。在一片溫馨、祥和的氣氛中,香港市民與全球中華兒女一樣,透過賽龍舟、吃粽子等節慶活動,感悟中華民俗文化的精粹,享受傳統節日帶來的生活快樂。事實上,無論是西方的聖誕節,還是東方傳統的端午佳節,在「東方之珠」香港都別有一番風情。開放、包容和多元,從來都是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同時也是香港發展的不竭動力和競爭優勢。七百多萬香港市民在獅子山下安居樂業,打拚出一片繁榮與和諧的天空,這是大家共同的夢想和追求。期許全社會繼續發揚同舟共濟、奮勇向前的獅子山精神,在時代大潮中齊心協力,為香港的發展前路闖出一片新天地。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慶之一,有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蒿、飲雄黃、蘭湯沐浴等一系列色彩濃郁的民俗文化活動,這都是端午佳節的應節之舉。眾所周知,端午節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形成的,這位寫下「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偉大愛國詩人,其所代表的是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之風,表現出的是東方民族的家國情懷。一輩又一輩龍的傳人,正是透過紀念這一傳統節日,感悟中華文明之淵源,汲取中華文化之精粹,使得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無論經歷怎樣的時光流轉,都依然能在今日保持熠熠生輝,發揚光大。賽龍舟等富有濃厚民俗風情和文化內涵的節慶活動,正是對中國人身份和文化認同的具體體現,是身為一名中國人的光榮和驕傲,值得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繼承和發揚。
作為一個華洋雜處的多元社會,香港很好地保留並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亦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如聖誕節市民們忙裝飾聖誕樹一般,端午節大家則忙包粽子和賽龍舟。兼容東西方,無爭高與下,盡情享受各種節日所帶來的歡樂,這正是得益於香港社會百多年來始終將開放、包容和多元作為其核心價值,將其視若珍寶並貫徹始終。香港無論是作為自由經濟市場,還是文化大熔爐,其核心價值不可缺失,這既是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更是國際競爭力的優勢所在,亦是廣大市民安居樂業的前提和基礎。每一個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都在奮力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更安穩的日子。作為香港這條「大龍舟」上的划手,大家的共同目標是駛向更廣闊的發展藍海,而非止步不前,甚至倒退打轉。目前香港社會受內部紛爭困擾,各種意見和力量不僅不能步調一致,形成「划槳」合力,反而產生嚴重內耗,影響前進步調。既然從龍舟競渡中,我們可以看到了團結一致、同舟共濟、奮勇爭先等精神所創造出的成功,那麼香港這條「龍舟」在國際競爭的「龍舟競賽」中,同樣需要這些精神做鼓勵,將本已慢下來的香港之舟重新加速,迎頭趕上,再創佳績。
【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