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社評:反對派是時候走出悲情重新出發
前與立法會議員、包括建制派和「泛民」議員的會面,是由他本人向中央提出並得到中央同意,才有此一直接交流安排的。
梁振英此一「表白」,顯與近日一些傳言有關,有傳會面是由中央提出,甚至有傳言指CY反對這一安排……。如今梁振英説出實情,恐怕又會招來「邀功」之譏。
其實,會面由誰首先提出無需深究,會面沒有中央、中聯辦、特首三方面的首肯和參與,不可能成事,重要的是會面的意義和成果,對特區政府今後的施政以及政治、經濟、社會、民生有沒有起到正面的推動作用,這才是值得關注和重視的。
事實是,不管原因何在,對抗和對立的鬱悶空氣壓在港人社會頭上已久,大家都已經感到快要透不過氣來,都希望橫亙在中央和反對派之間的冰山能夠早日劈開,要給不同聲音也有發聲的機會,這次張德江委員長是做到了。當前,中央就特區發展聽取不同意見的大門已經敞開,特首梁振英也不可能有什麼「從中作梗」之意,一來溝通對話已是中央的取向,二來在港再與反對派「扎行馬」,對其本人餘下任期的工作以至所謂「爭取連任」也絕無好處。那麼,反對派又該如何自處呢?
事實是,眼前,更加需要作出反思和改變、需要重新釐定路向和在陽光下再出發的不是別人,正是反對派自己。迴歸十多年來,特別是本屆政府上任這三年多來,他們不但把梁振英「迫到埋牆角」,自己其實也已經快要喘不過氣來,「逢特必反」、「為反而反」在市民中已失去吸引力和市場,近年冒起的激進「本土」和「港獨」勢力更把他們視作「阻住地球轉」的「老廢物」,最好「一腳踢開」,在與張德江委員長會面後,日前在一個電台節目中,黃之鋒對梁家傑「跪低」之類的冷嘲熱諷已到了完全不留情面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近年港人社會氣氛日趨低落和激化,互相尊重包容的傳統核心價值已被置諸腦後,這一切,和反對派長期的「逢梁必反」、「逢官必罵」其實有絕大關係,特別是對梁振英個人已近乎盲目、瘋狂的人身攻擊以至「全家陪綁」,更是造成社會戾氣充斥、滿布猜疑和敵意的關鍵所在。在「妖魔化」特首、毒化社會氛圍這一點上,反對派是難辭其咎的。
因此,眼前是反對派積極調整心態,走出長期充當破壞者和失敗者角色,改當積極有為的監督者和合作者的時候了。他們可以繼續堅持自己的民主理念和民意代表的角色,但表達的方式方法必須改變。正如梁家傑日前所言,「泛民」要求重啟政改,對此中央當然需要「做??」,但要中央親口承認「八.三一搞錯了」才肯對話,那就有點「強人所難」了。梁家傑這一取態,不就是合情合理得多了麼?
【大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