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社評:港人歡迎張德江多看多聽和多講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昨天中午抵港,開展一連三天的視察活動;下機伊始,在停機坪簡短講話中提出看、聽、講三個字,已經令到全港市民為之耳目一新、精神一振,更相信委員長此行必會為港人社會帶來重大而又鼓舞人心的資訊。
當然,自九七回歸迄今,中央對特區的情況一直都是非常關心和高度關注,與各界人士保持密切接觸,特首按時向中央述職,中央領導人的相關講話在港人社會也會引起高度重視,中央對港的工作都是一以貫之和卓有成效的。然而,張德江委員長昨日提出的看、聽、講,卻使人感到有額外的驚喜和期待!
事實是,自年來政改失利以及發生違法「佔中」和旺角暴亂後,港人社會政治上進一步對立分化,激進「本土」和「港獨」勢力抬頭,加上經濟不景、怨氣積聚,越來越多市民都在擔心和疑問:特區施政不暢順、前景欠明朗,中央究竟知情否?問題成因和解決之道在那裏,中央又是否已明察秋毫和心中有數?若中央聽到的盡是恭維之語和「好話」,對特區實際情況恐怕會有「偏聽」之虞,如此對「一國兩制」的進一步貫徹落實肯定是沒有好處的。港人渴望有更多機會向中央「下情上達」,包括讓一些同樣有愛國愛港之心但政治取向未必完全一致的人士也有機會提出問題和表達意見,只有這樣,特區的問題才有可能在切實的溝通和協調下得到解決。
因此,對於張德江委員長昨日一抵港便立即提出的看、聽、講三個字,市民是拍手歡迎和叫好的;市民希望委員長在港期間多看一下經濟環境和市民生活狀況,多講一下中央對港的最新政策和措施,更希望委員長能多聽,包括多聽一下來自廣大市民、建制派和反對派不同陣營的聲音。
而令人欣喜的是,在「多聽」方面,委員長坐言起行,今天晚上在特區政府所設的歡迎晚宴前將會會晤四位反對派議員,包括「民主黨」劉慧卿、「公民黨」梁家傑、「工黨」何秀蘭及李國麟等,屆時四人如以適當方式提出什麼問題,相信委員長都不會拒人於千里。
而對港人社會來説,對張德江委員長此次來港視察,需要的同樣是多看和多聽,要認真留意和思考委員長在港的活動和講話,從中體會中央對港的愛護和支持之情,體會中央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不動搖的決心和誠意。正如委員長昨天所言,他今天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將會發表主旨講話,在特區政府舉行的歡迎晚宴上也會有一個正式的講話,此外在其他不同場合也可能會即席發表一些講話,對此,港人的確要認真多看和多聽,更要多加思考。
昨天抵港之後,張德江隨即展開多項視察工作,包括會晤特首梁振英,視察發展局和聽取局長陳茂波介紹整體土地供應、大嶼山發展藍圖和香港規劃遠景等,並前往政府總部聽取各部門匯報工作。
在會晤中,張德江對特首梁振英和特區政府各部門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包括不斷克服困難、努力開創新局面,以及在土地、房屋、養老、扶貧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少新舉措和取得初步成效,工作是令人滿意的。
張德江並通過在座的司局長及常任秘書長向全體公務員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並指出香港目前既面對一系列的挑戰,同時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希望特區政府全體人員再接再厲,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重點,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他相信香港的前景是光明的,「一國兩制」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聽取特首和政府各部門匯報工作,應該是張德江委員長此行的一個重點,也是「視察」二字的根本意義所在。在「一國」大前提下,中央是全國的中央、也是特區的中央,中央對港的憲制地位和權力不容置疑、更不存在什麼「介入」和「干預」的説法。特首和特區政府的各項工作要向特區負責、向港人負責,也要向中央負責,包括接受中央的檢查和監督。中央對港的權力是實質而不是虛名的。隨?特區成立二十周年的日子即將到來,港人社會對「一國兩制」、對特區和中央關係應該有更充分的體會和認識。
張德江委員長此行下榻灣仔「君悦」酒店,但視察絕非如個別報章所形容的「君臨天下」,自下機對傳媒、市民講話以至聽取政府部門工作匯報,委員長態度親切謙和,講話內容「一句就是一句」,並無「官腔」和「套話」,港人聽得入耳,也聽得明白。今天是視察活動的「重頭戲」,包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和特區政府的歡迎晚宴及小範圍酒會,相信市民一定會從委員長講話中聽到更多精彩而又重要的內容,得到更多啟發和鼓舞。
【大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