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三」拍出最清晰月面圖
「嫦娥三號」和「玉兔」月球車拍攝的月面高分辨率照片,月面大大小小的岩石、撞擊坑的細節展現無遺。 新華社
月球表面細節展現無遺 為首個「中國航天日」獻禮
今年4月24日是首個「中國航天日」。60年來,中國航天從零起步,如今已邁入世界先進行列。截至目前,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累計發射226次,成功率超過96%,在軌衛星近150顆,有逾2,000項航天技術成果被移植到國民經濟各部門。就在「中國航天日」前夕,「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創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長紀錄,其拍攝的迄今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分辨率全彩照片亦首次公佈,給全世界科學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表示,中國太空技術能力步入世界先進行列,成功實現航天器地外天體月球軟陸,掌握載人航天各項關鍵技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組網邁進,遙感衛星分辨率進入亞米級時代,並已擁有完整的通信、遙感、導航以及技術試驗等衛星系列。
太空科學探測能力顯著增強
在太空應用方面,以高分、風雲、海洋、資源等為代表的遙感衛星,在農業、林業、國土、測繪、水利、城建、環保、減災、交通、氣象、海洋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通信衛星形成了穩定、高效的商業化運作模式,導航定位衛星步入產業化發展軌道,各類衛星應用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此外,中國太空科學探測能力和研究水平顯著增強,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取得跨越發展。成功發射了以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和實踐系列衛星為代表的多顆科學實驗衛星,在太空物理、太空化學、太空生命科學、微重力等太空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此外,太空碎片觀測、減緩和防護取得重要進展。
仍在月球上進行探測的「嫦娥三號」探測器和「玉兔」月球車,也為「中國航天日」送來禮物。它們拍攝的迄今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分辨率全彩照片不久前首次公佈。這些照片是人類時隔40多年後首次獲得月球表面的最清晰照片,可以看到月球表面的真實景象和細節,「玉兔」月球車行駛留下的車轍痕跡清晰可見,月球表面大大小小的岩石、撞擊坑的細節展現無遺。這些照片,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月球,也給全世界科學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航天+」為經濟生活帶來「3S」
航天技術的發展,更帶來眾多溢出效應。據報道,目前中國已有2,000多項航天技術成果被移植到國民經濟各部門。「航天+」為經濟生活帶來「3S」:安全(Safety)、智慧(Smart)、可持續(Sustainability)。在安全方面,利用航天發射經驗研製的高空滅火「民用導彈」,已在演習中使用。而智慧方面,中國已有600多個城市發佈「智慧城市」發展規劃,成為新型城鎮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持續性發展方面,航天技術在促進資源循環利用、風力發電、新材料研發及應用、新能源車輛動力系統及電機控制器等方面都有很大發展。
【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