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見底回升
中國經濟再現積極轉變。三月份官方和財新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表現均超預期,環比分別大漲1.2和1.7個百分點至50.2、49.7,各錄九個月和十三個月新高,其中官方數據更時隔八個月重越榮枯線。分析預計,隨?寬鬆財政政策進一步顯效,加上項目資金的逐步到位,二季度經濟或現明顯改善。\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上海報道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上月官方製造業PMI數據,不僅升至50.2,且大幅優於市場預期的49.4;官方非製造業PMI也升1.1個百分點至53.8,擺脱上月歷史低點,創兩年來最大升幅。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總結官方PMI數據五大特點:一、企業節後集中開工,加上供給側改革加快,生產市場回暖;二、進出口市場需求上漲,重回擴張區間;三、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及部分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價格反彈,企業採購趨活躍;四、結構調整積極推進,製造業繼續向中高端邁進;五、固定資產投資回升,房地產市場回暖。
次季經濟或現明顯改善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表示,PMI反彈幅度遠超預期,經濟短期改善跡象明顯,補庫存、房地產回暖和穩增長是推動經濟反彈主因。華僑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學家謝棟銘稱,股市、大宗商品上月反彈及人民幣匯率的企穩,均有助製造業脆弱的信心得到恢復。
官方製造業PMI數據還顯示,五大核心指標全線回升;其中生產、新訂單、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標環比大漲2.1、2.8及1.5個百分點,分別至52.3、51.4和51.3,均高於榮枯線;從業人員和原材料庫存指數雖仍低於榮枯線,但環比微升0.5和0.2個百分點,至48.1和48.2。同期,財新PMI各項分類指標也幾乎全線回暖。
招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官方PMI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均大幅升至榮枯線上方,在手訂單亦大幅攀升,顯示內外需同時回暖。財新智庫首席經濟學家何帆從財新PMI角度解讀稱,各類指標回暖,前期刺激政策效果正逐漸發揮。
從企業規模來看,上月官方大型、中型及小型企業PMI依次為51.5、49.1和48.1,分別較前值回升1.6、0.1和3.7個百分點。不過,趙慶河提醒,現時企業生產經營仍存不少困難,上月反映企業資金緊張、市場需求不足和勞力成本上漲的企業比例雖環比有所回落,但仍超40%,尤其是小型企業資金緊張狀況仍有所加劇。
投資需求正在企穩復甦
展望未來,交銀金研中心資深研究員劉濤預計,鑑於內地財政政策力度加大、赤字率容忍度的提升及歐美外需的階段性回暖,上半年製造業PMI料圍繞榮枯線「穩中略升」。中金公司分析師易峘、梁紅也相信,越來越多跡象表明投資需求正企穩復甦,未來數月內中國經濟或進入回暖通道。
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朱振鑫表示,項目開工後高規模的社會融資將逐步進入項目,轉化成到位資金和新開工計劃投資額大幅增長支持下,二季度經濟可能顯著改善。
【大公網】